实验报告(正式)实验者:张钟秀PB07009003实验日期:2008.9.22实验题目:检流计的特性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预习报告与原始数据以纸质材料提交。实验条件:时间14:00~17:00天气晴30℃实验仪器:检流计:Rg=500Ω,Rc<10kΩ,分度值<1.5×10-9A/分度,阻尼时间<4s电阻箱2个:106Ω,0.1Ω滑动变阻器:240Ω,1A电压表:7.5V单掷开关、双掷开关、压触开关电线若干、秒表、稳压电源实验内容:按照右图接好线路,取R1/R0为10-3~10-4左右的比例。将检流计上的开关拨到“直接”档。1.观察检流计运动状态并测量临界电阻。合上开关K1,调节变阻器R使得光标偏转至60mm,断开K1使检流计处于测量状态。(1)根据临界阻尼的工作状态要求,测量临界电阻Rc。(2)选取Rkp分别为临界电阻的1/3、1/2、1、2、3倍时,判别检流计的运动状态,测出光标第一次回到自然平衡位置(零点)的时间和最终达到平衡位置的阻尼时间(每种状态测两次)。在上述操作中,选取合适的R0/R1,使得光标偏转60mm。2.测量检流计的电流常数CI和电压常数CV。(1)选择Rkp=Rc,使检流计工作在临界状态,选择合适的R0/R1,调节滑线变阻器R,使光标n=60mm,记下对应的刻度n1和电压V01,然后将开关K2迅速倒向,记下反方向偏转n1’。(2)调节变阻器R,使得光标每次减少5mm,重复(1)的步骤,得到一组ni、ni’和V0i的数据。由平均值做出n-V曲线,求出K=n/V,计算CI和CV。3.测量阻尼时间Tc阻尼时间Tc是指在临界状态下,检流计从最大偏转位置(如60mm)到达稳定平衡位置需要的时间,断开开关K1,测量三次Tc。4.测量自由震荡周期T0自由震动周期T0=2π/ω0,是指检流计无阻尼的震动周期,使光标满篇(如60mm)后,切断换向开关K2,用秒表测三个全震动的时间(重复三次),求出平均值T0,这样测出的T0是否是真正的自由震动周期?为什么?5.根据步骤2的数据,求最大偏转(60mm)时的和。6.测量Rkp=0.5Rc和2Rc及满偏60mm时的CI和CV。实验数据及处理:1.观察检流计运动状态并测量临界电阻。R1/R0=4Ω/80000Ω=0.5×10-4(1)检流计临界电阻Rc=7500Ω(2)表一:Rkp检流计运动状态光标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间t/s光标最终到达平衡位置时间t’/s12平均值12平均值1/3Rc过阻尼8.947.918.421/2Rc过阻尼4.894.674.78Rc临界阻尼1.311.281.302Rc欠阻尼0.810.710.763.603.413.503Rc欠阻尼0.600.620.614.674.784.72从表一数据可以看出:1)过阻尼状态下,检流计光标做单向偏转运动缓慢趋向平衡位置,Rkp越小,到达平衡位置时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