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计数管特性的研究07级11系姓名:昝涛学号:PB07210137实验目的:学习、掌握G-M计数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其主要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要学习有关使用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则。实验原理:1.G-M计数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个带电粒子进入计数管,可以引起一次放电过程而产生一个电压脉冲信号而被记录。2.G-M计数管的特性G-M计数管的主要特性包括坪曲线、死时间等。(1)坪曲线正常的G-M计数管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的照射下,测量计数率随阳极和阴极间外加电压的关系,得到如图4.3.1-2所示的曲线,称为坪曲线。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计数管开始有计数,此时对应的外加电压V0,称为起始电压或阈电压。随着外加电压的继续升高,计数率也迅速增加,但外加电压从V1到V2这一范围内,计数率却几乎不变,这一段外加电压的范围称为坪区,V1-V2的电压值称为坪长。计数管的坪区也并非完全平坦,随着外加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计数率也稍有增加,如电压从V1升至V2,计数率也从N1升至N2。其原因主要是猝灭不够完全,即猝灭气体的正离子到达计数管阴极时有少数也还可能产生次级电子,引起假计数。这些假计数是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的。为了表示这一特性,定义坪斜T为实验内容:11、测量G-M计数管的坪曲线,确定其工作电压由所测得的数据绘制带有误差标志的坪曲线,计算待测量计数管的起始电压V0、工作电压、坪长和坪斜T。起始电压,如下表所示外电压/v计数n29003100330035003700390041024305044501377470220549026395102550530258855027775702775由以上数据作出计数管的坪曲线(从电压390开始)为2由图上可以读出V1、V2,外加电压在V1到V2这一范围内,计数率几乎不变=490=2620=550=2780可以计算出坪长为550-490=60坪斜为T=*100%=*100%=0.001%所以此计数管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符合实验要求。当计数管两极上所加电压超过V2时,计数率会明显上升。此时计数管不能正常使用且很容易损坏,实验中应尽量避免外加电压超过坪长区域,所以可以选,之间的电压为工作电压,可选工作电压为V=520V。误差分析:由图上可以看出这些点并不是较好的集中在曲线上,而是分布在曲线的两侧,说明测量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误差产生可能是,射线的数量是随机的,存在较大的误差范围;仪器的探测会产生一定的假计数或漏计数;仪器本身存在一定的精度,而测量次数又不够多,致使误差较大。3而且这里的曲线与理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可能是因为实验中仪器的限制。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不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