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310-6.0版-湛江项目-60%股权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备份-小四号字-简洁版-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80310 6.0 湛江 项目 60 股权 经济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备份 小四号字 简洁 根据 专家 评审 意见 完善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版本] 湛江汽运集团股权收购项目 可行性研究 (第6.0版) (简洁版)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3-09 (扉页) 湛江汽运集团股权收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明 1. 本报告系受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由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完成; 2. 本报告工作期间是2016年9月1日-2017年12月30日; 3. 本报告所有数据系由项目涉及单位正式途径获取,企业外数据全部来自官方出版物或官方网站; 4. 在调研、撰写、完善期间,得到项目涉及单位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的大力指导、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5. 本报告涉及双方企业信息为秘密信息,非经双方企业以及本课题组的书面同意而擅自泄露,给企业、本课题组带来经济和/或其它相关损失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本报告有效期限:2018年12月30日以前; 7. 本报告仅限于本次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工作。 负责人:张彩江 华南理工大学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8年03月09日 目 录 第1章 总论 1 1.1导言 1 1.2项目的背景 1 1.3股权收购的模式和前提 2 1.4项目投资的动因 2 1.5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3 第2章 项目所在地区基本状况 6 2.1湛江市基本概况 6 2.2区域社会和经济分析 8 2.2.1湛江市的自然和社会特点 8 2.2.2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10 2.2.3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 11 2.3湛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运输市场概况 14 2.3.1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14 2.3.2道路运输市场竞争多元化 14 2.3.3轨道交通、航空与客户定制化的影响 17 2.3.4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25 2.4湛江市城市发展及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等规划解读 26 2.4.1国家层面的规划 26 2.4.2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27 2.4.3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28 2.4.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30 2.4.5旅游发展规划 31 第3章 湛运集团基本情况 34 3.1企业基本情况 34 3.1.1湛汽集团的基本情况 34 3.1.2 湛汽集团的企业组织架构 35 3.2湛汽集团子/分公司简况 37 3.2.1 湛江汽车客运总站(分公司) 37 3.2.2 汽车南站(分公司) 37 3.2.3 麻章站(分公司) 37 3.2.4 徐闻总站(分公司) 37 3.2.5 雷州汽车总站(分公司) 38 3.2.6 遂溪汽车运输总站(分公司) 38 3.2.7 廉江汽车运输总站(分公司) 38 3.2.8 吴川汽车运输总站(分公司) 39 3.2.9 湛江汽车货运总站(503车队/汽车租赁公司/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分公司) 39 3.2.10 湛江运通旅汽(子公司) 39 3.2.11 湛运发展公司(子公司) 40 3.2.12 汽车修理分厂(分公司) 40 3.2.13 运通检测站(子公司) 40 3.2.14 技工学校(学校) 40 3.2.15 其它子分公司 40 3.3主要资源统计分析 41 3.3.1人力资源统计分析 41 3.3.2线路牌、营运车辆资源统计分析 42 3.3.3站场资源统计分析 45 3.3.4土地、建筑资源统计分析 46 3.4车辆与站场经营分析 47 3.4.1车辆经营能力统计 47 3.4.2车辆自营能力统计 48 3.4.3站场经营能力统计 50 3.5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1 3.5.1企业整体营收状况分析 51 3.6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结论 54 3.6.1清产核资结论 54 3.6.2资产评估结论 55 第4章 股权收购的动因分析 55 4.1粤运交通及协同企业简介 56 4.2资源整合的模式 56 4.3资源整合的动因分析 57 4.3.1合作的战略动因 57 4.3.2扩大市场的动因 57 4.3.3优化客运资源的动因 59 4.3.4应对高铁竞争的动因 59 4.3.5资源整合的价值动因 61 4.3.6当地政府和企业存在合作愿望 61 4.4项目推进情况 61 第5章 合作项目投资经济分析与评价 62 5.1分析前提假设 62 5.1.1客运市场增长空间分析 62 5.1.2客运市场增长率基准假设 62 5.1.3其它各种测算基准假设 63 5.1.4必要报酬率和财务杠杆风险的基准假设 65 5.1.5投资评价期假设 66 5.1.6经营成本定额假设 66 5.1.7投资额假设 66 5.2投资经济分析的依据、方法与预测模式 67 5.2.1经济变量选择 67 5.2.2计算依据 67 5.3项目营运的收入标准配置 67 5.3.1班线自营收入预测 67 5.3.2班线承包费、自营快件收入预测 70 5.3.4其它收入预测 70 5.4轨道交通对收入预测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71 5.4.1湛汽集团现有省际、珠三角班线及经营情况 71 5.4.2 高铁影响的进一步分析分析 71 5.4.3 已有铁路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73 5.4.4 高铁影响的的整体分析 74 5.4.5高铁影响的主要结论 75 5.5项目营运的成本标准配置 76 5.5.1班线、公交车辆营运成本预测 76 5.5.2 车辆采购标准分析 78 5.5.3班线、公交车辆购置、折旧成本预测 79 5.5.4其它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成本预测 80 5.5.5生产成本预测 80 5.5.6 管理成本预测 81 5.6商业土地开发分析 85 5.6.1一块住宅用地现状 85 5.6.2土地开发方案设想 85 5.7 项目经济可行性预测结果 90 5.8企业层面现金流分析 95 5.9股东层面现金流分析 96 第6章 敏感性分析与风险管理 99 6.1敏感性分析 99 6.2风险分析 99 第7章 项目实施的方案以及后续管理整合 104 7.1项目实施的方案与步骤 104 7.1.1非主营性资产剥离 104 7.1.2职工安置 104 7.1.3股权配置方案设定 105 7.1.4项目合作的步骤 105 7.2新公司的组织管理及整合 106 7.2.1组织架构 106 7.2.2组织架构调整的进一步说明 107 7.2.3人员配置 108 7.3新公司的车辆经营管理及整合 108 7.3.1调整班线自营策略 109 7.3.2扩大长途班线自营规模 109 7.3.3客运需求增长和开展社会班线经营资源整合 110 7.3.4市场整合策略的进一步分析 111 7.4更新与折旧 116 7.4.1 车辆更新与折旧 116 7.4.2其它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成本预测 117 7.4.3站场更新、三旧改造与商业开发 117 7.5开展客运网络布局和优化 118 7.5.1开展班线客运网络布局和优化 118 7.5.2开展城乡客运网络布局 118 7.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119 7.7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 120 7.8开展文化整合和品牌导入 120 7.8.1企业文化整合 120 7.8.2导入“粤运”品牌 121 研究结论 122 附表:测算模型(股东股权收购资金全部50%贷款模式) 125 iv 第1章 总论 1.1导言 本报告研究的事项是: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广东省湛江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广东粤运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运交通”)拟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收购广东省湛江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汽集团”)60%的股权,从而进入粤西公路客运市场,拓展客运网络,壮大现有企业主业经营规模。(目前协商股比为:湛江市国资委35%,粤运交通60%,管理层员工5%。) 为开展该项目的研究,粤运交通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此项研究。本报告编制本着实事求是、多方求证、实地调研、谨慎细致的原则,注重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了为期8个月(2016/09/01开始)的研究和报告编制,期间和粤运交通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出具了本报告。 本研究认为,从短期看,开展股权收购,能提升粤运交通在湛江市域的客运业务增长需求,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长期看,符合粤运交通的发展战略,无论直接效益,还是间接效益都显著。风险分析表明项目分析可控,因此,该项目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1.2项目的背景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湛江市,湛江市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目前辖5个区(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属于麻章区))、代管3个县级市(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2个县(遂溪县、徐闻县)。全市土地面积1.32万KM2。不算海域面积,占全省7.8%。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7万人。 在地理区位上,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远离珠三角,其中湛江市区距离广州约500公里(公路),距离深圳约500公里(公路),由于远离珠三角,相比其它毗邻珠三角城市,湛江市受珠三角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区域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内生化明显,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的辐射和影响能力强。 湛江市经济发展快速,湛江市GDP从2011年的1,40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584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95%,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湛江市交通设施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网络密集,深湛高铁即将开通。城市化进程快速。随着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湛江市的经济发展和客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 湛江市发展目标明确:以包括空港、深水良港等在内的全市综合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产业、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为纽带,以海湾海岛景观塑造为特色,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中心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东盟合作竞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本项目以湛江市国资委下属湛汽集团为合作标的公司,湛汽集团是一家集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货运、汽车租赁和客运站经营等多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道路运输企业。具有经营一类客运班线资格,是湛江市域道路客运骨干企业。截止2016年底,湛汽集团注册资金为8,492.4万元,其中国有股权5,220.8万元,占61.48%。 公司目前拥有公路客运线路261条,营运汽车1,253辆;其中营运大客车1,020辆,出租汽车134辆,租赁客车27辆,租赁货车11辆、普通货车7辆,公共汽车54辆。拥有各类在岗员工1,882人。 根据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基准日为2016年12月31日的清产核资报告,截止基准日,湛汽集团总资产884,097,216元,其中负债619,414,032元,所有者权益264,683,184元。 从当地市场的竞争状况来看,整体上属于多元竞争市场。其中湛汽集团在班线资源、站场处于竞争优势,但是在各个县域的中短途尤其是城乡客运受社会企业、个体非法营运的竞争比较严重,在城区的的士出租领域同样处于竞争优势。湛江市所属的各个县域的城乡客运缺乏规划,乡镇站场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客运市场混乱,非法营运占多数。 1.3股权收购的模式和前提 在省交通集团和当地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的充分协商和共同研究,2016年7月14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湛江市国资委”,甲方)与粤运交通(乙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根据该意向书,甲方支持乙方以市场公开方式部分收购标的企业:即湛江市国资委下属湛江汽运股权的方式,参与甲方所辖道路运输资源的整合,乙方收购股权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1%,并实现管理层和员工骨干持股。此外意向书还就资产评估基准日期、在岗员工就业、离退休人员安置、股权收购后企业发展总体思路进行了明确。由此,双方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通过本次资源整合,并通过粤运交通带入资金、品牌、人才与管理资源,可以迅速提升企业资质,加强自营能力,形成道路客运主业突出、绿色环保、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特色,引导企业走上规范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 1.4项目投资的动因 省交通集团是国家交通部、广东省交通厅、广州市交委的重点联系企业,是国家交通部首批评定的全国七家道路客运一级资质企业之一。“广东省服务行业100强”企业。2011、2012年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最新排名中,连续名列第二。做强做大公路客运主业是其发展战略目标。 合作投资该项目,对控股股东粤运交通和当地政府及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以及经济意义。主要是:(1)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2)扩大区域市场份额;(3)有效开展资源整合,完善站场体系、增强运输网络能力,扩大粤运品牌影响;(4)积极应对轨道交通;(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6)当地政府需要提升本地客运服务水平,标的企业也期望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克服发展瓶颈,应对即将到来的轨道交通的冲击,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能力。 1.5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1)经济效益测算表明:在基准模式下,前5年道路客运业务累计净利润7,607万元,如计入房地产开发24,557万元,则前6年合计净利润35,094万元。 (2)项目可行性测算表明: [1] 如果粤运交通的股权收购比例为60%,在没有溢价的情况下,60%股权对价的评估价值为25,939万元。以此作为股权收购的投资支出。 [2] 假设企业经营基年预留流动资金2,000万元,以2018-2037年共20年为测算期,开展经营,其它经营管理的变革模式基于本可研的设定。则: [3]测算表明:当股权投资采用全部自筹资金投入(非贷款模式)条件下,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SPt.)为10.13年,内部收益率(IRR)为11.06%,项目净现值(NPV,WACC=8%)为9,344万元;如果WACC为10%时,NPV为2,774万元。 [4]当粤运交通股权投资的50%采用贷款模式,则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SPt.)为11.39年,内部收益率(IRR)为12.99%,项目净现值(NPV,WACC=8%)为11,414万元;如果WACC为10%时,NPV为5,743万元。 [5] 在全部自筹模式下,当投资上升11.75%,增加到28,987万元时,IRR=10%。 [6]不考虑东盛路商业土地开发项目时,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0.76%,净现值(NPV,WACC=8%)7,196万元,如果WACC为10%时,NPV为1,676万元。静态回收期(SPt.)为12.50年。 (3)敏感性分析表明: [1]从单因素讲: <1>总收入、总成本、车辆营运可变成本、薪酬、县际班线自营收入、县内班线/农村客运自营收入、油费/电费敏感,依次从大到小排序。 <2>管理费、站场业务收入、车价、市际非珠班线自营收入、基期投资规模、其它修理/轮胎费、包车自营收入、辅业收入、车辆承包费收入、省际班线自营收入等单因素较敏感。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依次降低。 <3>其余的因素不敏感。 [2]从复合因素讲,都敏感,但是正向联动为正,说明该企业为规模效益企业,逆向联动敏感性最高,这在实际上不太发生。 (4)敏感性临界点(扩展的量本利因素)评价 从净现值(NPV)变动情况来看,到NPV=0都有一定的边际余量,但是较小,如总收入减少2.56%、总成本增加5.20%、县际班线自营减少10.58%、县内班线/公交自营减少13.35%、油价上升15.65%时,NPV=0,除总收入、总成本2个复合因子外,其余的单变量的边际余量都超过了5%,有一定的余量,说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性(因为实际经营中,复合因子的变动不可能很大)。 (5)风险分析表明: 该项目投资规模与粤运交通本身的规模相比,并不是很大,项目风险难以扩大到公司层面风险。考虑到粤运交通已有的项目投资管理经验和合作对象的目前状况,风险可控,具体存在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3个方面:(1)政策风险;(2)市场风险;(3)管理风险。分析认为,这些风险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都能有效控制。 (6)资金需求和筹资分析表明,如果增资扩股资本采用50%自筹、50%贷款模式,则: [1] 假设2017年底,或2018年初,股权收购各项手续完成; [2] 贷款额度按照10万元为单位取整; [3] 2018年初,股东股权投资25,939万元,如果贷款50%,则年初需贷款12,970万元,年末股权对应的经营性现金流94万元; [4] 2019年初,因上年末股权对应的经营性现金流为94万元,因此本年初股东可偿还90万元,同时上年末利息713万元也需滚动贷款,本年末股权对应的经营现金流-2,846万元; [5] 2020年初,因上年末股权对应经营现金流为负,无法偿还贷款,由于采用非平衡现金流模式,企业层面的经营现金流为负由企业层面解决,不需股东层面考虑,同时上年末利息743万元也需滚动贷款; [6] 到2023年(第6年初)和2024年(第7年初),分别偿还贷款7,140万元/9,190万元。并可以偿还全部贷款, [7] 整个项目生命周期(20年为测算期),包含历年利息,累计贷款15,942万元,累计利息4,417万元,其中最后一期(第5年产生)的贷款利息479万元不需滚动贷款,直接偿还。累计偿还16,420万元(本息合计)。 [8]商业土地开发贷款:根据分析,土地在2019年开展和完成前期工作,并随后用2年时间完成建设,建设完成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销售。该项目相对独立,由湛汽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湛汽房地产开分公司承担,该工程拟采用项目抵押的模式开展资金筹措。根据目前商业银行的土地抵押贷款水平,最多可贷款土地评估价值的60%~70%。按照2017年底评估值1.06亿元测算,土地抵押贷款可达6~7千万元。1,5928万元(含利息1,017万元),缺口约9千万元。这部分缺口拟由母公司承担,房地产开发属于短平快项目,贷款额度可在随后的2年销售收入中安排偿还。 (7)新公司运作分析表明 新公司成立后,除了开展公司治理方面的工作外,还要积极开展公司的资源、经营和管理的变革整合,包括:(1)扩大自营规模;(2)开展车辆购置和更新;(3)开展商业土地开发;(4)开展客运网络布局和优化;(5)开展乡镇站场规划和建设;(6)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7)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8)开展文化整合和品牌导入。等等。任务比较繁重,需要统筹,系统展开。 总体结论: (1)必要性:从项目投资的动因分析来看,该项目投资是必要的; (2)可行性:从项目经济预测结果来看,该项目投资是经济可行的; (3)可控性:从风险分析来看,该项目投资是风险可控的; 该项目是粤运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拓展粤西公路客运市场的一个良机,能够得到粤运交通的规范化管理和粤运品牌的有力支撑,尤其是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额度与项目的经营规模和营利能力相比,是合适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风险也可控。 考虑到当地政府的迫切要求,本项目十分紧迫,建议粤运交通尽快就此项目的投资作出通过的决策,以便使项目能早日上马,早日见效。 第 5 页 共 150 页 第2章 项目所在地区基本状况 2.1湛江市基本概况 在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交通集团”)、湛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湛江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运交通”)拟与广东省湛江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湛汽集团”)基于双赢原则开展股权层面的战略合作。具体是:由粤运交通收购湛汽集团60%的股权,实现管理层及员工骨干持股,并基于该模式,粤运交通参加湛江市国资委所辖道路客运资源的整合。 湛汽集团隶属于湛江市国资委,为湛江市当地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规模化公司制企业。总部位于湛江市赤坎区,业务开展以湛江市区域为核心,涵盖全区域,辐射广东省和邻近部分省市。在当地的道路客运领域处于骨干地位。 湛江市位于粤西南,地域位置独特、经济和客运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为系统分析该项目,这里首先对该区域的状况做一些简要的概述。 湛江市为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与茂名市相连。 湛江市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是大陆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地理位置中占重要地位。 图2-1 湛江市貌 湛江历史文化悠久,行政辖区范围多次变更,现在的湛江市为1983建市,目前辖4个区(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另有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属于麻章区)、代管3个县级市(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2个县(遂溪县、徐闻县)。共有85个镇、2个乡、34个街道办事处、287个居委会、1,501个村委会。 湛江市岛屿众多,主要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东头山岛、南屏岛等。全市土地面积1.32万KM2。不算海域面积,占全省7.8%。 据2016年湛江市政府统计公报,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1万人,乡村人口426万人。农村占总人口的41%。 在地理区位上,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远离珠三角,其中湛江市区距离广州约500公里(公路),距离深圳约500公里(公路),由于远离珠三角,相比其它毗邻珠三角城市,湛江市受珠三角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区域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内生化明显,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的辐射和影响能力强。 湛江市的区域地理位置、各行政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布见下图表: 图2-2湛江市的地理区位 图2-3 湛江市在环北部湾的区位与交通地位 图2-4 湛江市的行政区划图 2.2区域社会和经济分析 2.2.1湛江市的自然和社会特点 就地貌而言,湛江市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 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为主。三面临海,地势较平缓。沿海平原区,以河流冲积的滨海平原为主。 湛江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5和全国的1/10,为全省之最。拥有148.7万亩海洋滩涂,占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 湛江东海岛面积达286平方公里,为全省最大的岛屿,是全国第五大岛屿。 湛江市的自然和社会特点可以概括为: (1)远离广州和珠三角。湛江市城区距广州市和深圳市各约500KM,相比其它毗邻珠三角的地区,湛江市受珠三角经济辐射影响相对较弱。经济发展呈现内生化,是粤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汇集区之一。 (2)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湛江市辖5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共有85个镇、2个乡、34个街道办事处、287个居委会、1,501个村委会。面积1.32万KM2,就行政面积而言(不算海域面积),为全省第二大地级市,仅次于清远市。区域人口规模庞大,全市户籍人口约800万人,常住人口727万人,仅次于广州市。 (3)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北邻广东茂名市, 西北接广西自治区,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三面环海,西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居粤桂琼沿海地区中心,是中国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又是我国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经济战略位置。 (4)资源蕴藏丰富多样。湛江市的矿产资源多样化,其中:雷州半岛东北部有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热流体储量最大的低温地热田;湛江是南中国海上石油(油气)开发服务的重要基地,濒临湛江的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湛江高岭土矿床是我国目前最大型的高品位、大储量的高岭土矿床;湛江廉江的银矿储量为676吨,为全省最大的银矿。 目前,湛江市境内已发现多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最有开发价值的是硅藻土、澎润土、泥炭土、高岭土等“四土”资源。 湛江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湛江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 湛江有优越的海洋资源,水产养殖和捕捞业也非常发达。 (5)旅游资源星罗棋布。 湛江在历史上以古老的海滨商镇而著称,徐闻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6)区域交通便利。湛江市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接壤。为三省交接之地,交通地理位置重要。 在交通设施上,航空有湛江机场、湛江新塘机场。铁路有黎湛铁路、三茂铁路、粤海铁路、洛湛铁路、茂湛铁路在湛江交汇。公路方面,207国道、325国道贯穿全境,广(州)湛(江)、渝(重庆)湛(江)、湛(江)徐(闻)三条高速公路汇交于湛江。现在和未来还在大力发展高铁和地铁。 2.2.2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和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持续性发展的态势一样,三十年来,湛江市区域经济也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湛江市政府统计公报:2016年全市GDP达2,584亿元,增长7.9%,又:2015年GDP达2,380亿元,增长8.5%。2014年GDP 2,258亿元,增长10.0%。 湛江市GDP从2011年的1,40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584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95%,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从分区域经济看:湛江市城区生产总值1,095亿元、增长9.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4%,人均生产总值6.94万元/人;县域生产总值1,294亿元、增长率参差不齐,占全市的54.9%,人均生产总值2.058万元/人。全市人均约3.29万元/人,增长7.9%。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7.28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贡献率为9.6%;第二产业增加值984.74亿元,增长10.6%,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1.1%;第三产业增加值1092.77亿元,增长7.3%,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9.3%。三次产业结构为19.6﹕38.1﹕42.3。全市人均GDP为35,617元,比上年增长7.4%。 可见,湛江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第三产业的整体规模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这是典型的工业化深化阶段的特征。 湛江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较发达,湛江拥有全球两个、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和火山峡谷群,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和“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第二大种群区。 湛江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热带风光、海岛、海滩、文物古迹、水库、水上和温泉等类型的资源。气候宜人,不少岸带是海滨浴场的良好场所。 湛江市为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从旅游业来看:2016年,湛江市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782.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2015年为14.4%);旅游总收入3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国内旅游人数3,745.8万人次,增长13.7%;国内旅游总收入344.26亿元,增长28.9%。 从投资领域来看:湛江市的经济持续发展与投资拉动密切相关,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3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3.68亿元,增长110.1%;第二产业投资565.02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投资862.90亿元,增长23.6%。 房地产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商品房销售面积405.23万平方米,增长24.6%,其中住宅379.78万平方米,增长21.6%。商品房销售额245.40亿元,增长36.0%, 湛江市各行政区的面积、人口和GDP规模统计如下表。 表2-1湛江市各行政区的面积、人口和GDP规模(本数据为2015年) 行政区域 面积 (KM2) 比率(%) 人口 (万人) 比率(%) 2015GDP(亿元) 增长率% 人均GDP(万元) 湛江市 13,228 100.00% 755 100.00% 2,389 11.00% 31,649 其中:赤坎区 79 0.60% 23 3.05% 269 11.50% 117,000 霞山区 117 0.88% 36 4.77% 366 7.00% 101,750 麻章区 460 3.48% 27 3.58% 118 10.50% 43,556 坡头区 562 4.25% 40 5.30% 85 13.90% 21,125 开发区 354 2.68% 32 4.20% 258 9.90% 81,262 5区合计 1,572 11.88% 158 20.89% 1,095 9.70% 69,442 廉江市 3,835 28.99% 164 21.72% 411 13.10% 25,043 遂溪县 2,005 15.16% 104 13.77% 264 7.30% 25,346 吴川市 848 6.41% 108 14.30% 221 13.10% 20,454 雷州市 3,459 26.15% 181 23.97% 254 8.90% 14,057 徐闻县 1,863 14.08% 72 9.54% 145 6.60% 20,101 5县域合计 12,010 90.79% 629 83.31% 1,294 10.37% 20,578 总计 13,582 102.68% 787 2,389 32,973 城区占比% 11.57% 0.00% 20.05% 45.83% 分析: [1]本表各地市的GDP数据来源于各个行政区域统计公报,合计与湛江市统计公报稍有出入。 [2]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约一半的贡献来自湛江市城区(不含县城)。 2.2.3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 湛江市在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十大突破,具体为: 经济实力:全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405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2,584亿元,年均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万元,年均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0.7:40.5:38.8调整优化为19.6﹕38.1﹕42.3;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29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4.9%,五县(市)有四个生产总值超200亿元。 工业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2,700亿元,湛江钢铁基地、晨鸣浆纸等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湛江钢铁基地1号高炉项目、中科炼化项目、晨鸣林浆纸、中海油重交沥青技改等项目建成。特色食品产值突破550亿元,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取得新进展,全市建成4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4亿元。 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2,800亿元。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20亿元,年均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98亿元,年均增长14%。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4,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51亿元,年均增长27.9%。项目安排数量和完成投资量均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前列。 重点项目:全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接近1,800亿元。 港口运输:港口吞吐量突破2.2亿吨。 机场运输:机场客流量突破120万人次。 区域合作:与青岛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 城市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突破150平方公里,海东新区建设初见规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民生保障:成功创建教育强市,医保“湛江模式”获得国家、省的充分肯定。 到2016年,湛江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升到全省中游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整体上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的基础上,2016年湛江市政府已经编制了《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提出“把湛江建设成为具有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明确的十三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任务: (1)战略定位: [1]环北部湾和粤西地区中心城市;[2]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3]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4]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5]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2)发展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8年全市小康综合指数达到97%以上,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三次产业调整为13︰49︰38,工业总产值超6,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00亿元,力争迈进广东经济发展第二梯队。 [2]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3]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4]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5]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3)发展路径: [1]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打造经济发展强力引擎。包括: <1>做大高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5>统筹发展海洋经济。 <6>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夯实三农基础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包括: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包括: <1>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即: 加快完善铁路网络:加快建设深湛高铁、合湛高铁、东海岛铁路、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湛江至海安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规划建设昆明至湛江高铁、贵阳至湛江高铁、湛江经广州至河源客运专线,力争包头至海口高铁玉林至湛江段和湛江至徐闻段先行建设。争取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取得突破,规划建设粤西城际轻轨和高铁站连接椹川大道的城市轻轨。到2020年,高速铁路达到25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82公里,形成快速通达珠三角和环北部湾的2小时生活圈、泛珠三角地区的3小时生活圈。 提升公路网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云浮至湛江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沈海高速开平至湛江段扩建工程、玉湛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段,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