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写作(6——10)·新课标考点解析好多习作中常见的问题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注重细节,才能形神兼备。在成功的记叙文中,往往少不了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对于塑造人物,展现情节,深化主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看来好像平常琐碎,但却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新课标技法点睛一篇较好的记叙文,往往离不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助于文章内容的充实、形象、生动,它是文学作品中的“血”和“肉”。只要把握文章的细节描写,就有助于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一、语言上的细节描写语言上的细节描写有别于人物的大段对话、独白和一般的叙述性语言描写,它专指人物富有个性特点的习惯用语或口头禅。“故言,心声也。”(汉·扬雄《法言·问神》)。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穷秀才形象,因此,他的典型语言是:“多乎哉?不多也。”《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的一句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害怕变革、极力维护旧制度的卫道士形象。·新课标二、动作上的细节描写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从细微动作中表现人物的心灵,是作家常用的手法。细微的动作不但能够表现人物的本质特征,而且还能深刻地揭示人物心灵中的奥秘。《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临死前还“不时用手摸一下”放在背心袋里的钥匙,把盖在身上的被子“拉紧”“裹紧”,生怕给别人“偷了东西”;咽气时,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这些“摸”“拉”“裹”“抓”等动作,传神地刻画了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贪婪的资本家吝啬鬼形象。·新课标三、心理上的细节描写心理上的细节描写能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表情上显露出来。《项链》中,描写了路瓦栽夫人在借到钻石项链前后三种心理活动的细节: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想开口借而唯恐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时的极度的欢欣和兴奋……从而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四、外貌上的细节描写外貌上的细节描写,是对人物外表特征进行细微描写来表露人物特征的描写方法。《祝福》中的祥林嫂,作者几次写她眼神的变化,要言不烦,揭示了祥林嫂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