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右图的工具制作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D2.“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B.磨制石器C.农业耕作D.饲养动物CB1.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是()A.采集渔猎B.打制石器C.人工取火D.农业耕作AD4.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5.关于陕西姜寨遗址的表达,不准确的是()A.栽培谷物B.驯养牲畜C.聚族定居D.使用陶器6.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始于()A.远古以来B.春秋以来C.秦朝以来D.近代以来DA2.尧时《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场景反映了原始先民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A.农耕定居B.游牧迁徙C.航海贸易D.渔猎采集A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3.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是()A.南稻北粟B.稻粟并种C.种稻为主D.种粟为主A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A.蚩尤B.炎帝C.黄帝D.大禹4.右图是姜寨遗址的复原图,呈现的是一个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当时人们日常主要种植和分享的粮食可能是()A.甘薯B.稻C.粟D.玉米CD5.以下能够反映姜寨遗址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情况是()A.聚族而居,农耕生产B.栽培谷物,驯养牲畜C.建造房屋,定居生活D.共同耕作,平均分配C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AC2.“当人类作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个“新发现”距今已有()A.1百万年B.10万年C.1万年D.5千年B3.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小麦、玉米B.水稻、粟C.玉米、水稻D.马铃薯、粟4.下列最能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是()A.稻粟等粮食作物的栽培B.铁器牛耕的使用C.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