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传播研究传播研究北京文化创意北京文化创意2023.1一、问题提出“数字化”和“老龄化”两大浪潮的融合汇通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2年8月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①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5.8%,并向中老年群体渗透。十亿网民开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社交媒体正在以一种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嵌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另外,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1)也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高达2.64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8.70%,按此趋势来看,预计到2030年,银发群体将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就社会发展现状而言,“银发潮”已成全球趋势,人口老龄化毫无疑问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国情。在此背景下,提高银发群体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媒介素养,鼓励其主动加入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弥合“灰色数字鸿沟”,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由于相对弱势的媒介地位、认知水平趋于减弱以及不对等信息环境等因素,银发群体的触网需求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焦点。早在手机普及年代就特地为银发群体打造了专属的“老人机”,因其音量响、字体大、可朗读等特征甚至远销海外。数字时代的开启为智能手机打开了新的天地,从此人类进入大屏共享时代。微信由腾讯(中国)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设计研发并投入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沉淀,已经从单纯的即时通信平台发展为融社交、支付、娱乐、共享于一体的全覆盖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高达12.682亿,已然成为了国人手机的必备移动应用。当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微信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银发群体自身也开始重视自己的数字化生活。微信作为连接日常、共享共用的移动社交应用,已然突破社交媒体自身的技术属性,转变为了更日常的存在。微信作为当下社交市场的强势占领者,现阶段银发群体对其的使用意愿如何?哪些因素会强化银发群体的使用意愿?哪些又会影响银发群体的使用行为?这些问题都是本文的研究旨要。二、理论模型:基于TAM和D&M模型1986年,学者戴维斯(Davis)②就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行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摘要:当前,“数字化”和“老龄化”两大趋势炽盛。本文立足实证方法,借助调查问卷法,以265名银发微信用户为调查对象,深入探讨了银发群体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