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三卷)教材电子版:民法第一章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成立,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有别于一般社会关系。民法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术语,是人类对法律体系,尤其是部门法学科认识的产物在法律体。系中,民法属于实体部门法,是与刑法行政法并列的仅次于宪法的实体部门法与这些实体、、。部门法相对应的是程序法。民法起源于罗马私法,是调整社会普通成员之间关系的法律在这个法律中。,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自治为理念,当事人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与私法判然有别的是公法。,它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体现公共秩序政治管理的法律在这个法律中、。,当事人之间是命令与服从关系,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据此,可将民法定义为:调整自然人或法人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二民法的含义、(一)形式上的民法与实质上的民法形式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这是按一定逻辑顺序编纂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实质上的民法,是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典以及各种民事单行法我。国目前尚未完成民法典的制定,民法制定法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以及各种单行法律的形式公布。(二)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广义的民法就是指所有的私法规范,包括调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亲属关系知识产权关、、、系以及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狭义的民法,仅仅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通常不包括亲属法知识产权法和商事法等法律法范、。(三)民法典与民法通则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价值判断将各种民事制度规定于一部法律内的法律文件在。法制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民法典是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在我国历史上,清末和民国时期曾制定过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6年公布并施行了民法通则,概括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有准民法典的性质在。2002年12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民法典草案被列入正式议程进行审议。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可以预见。,一部新的民法典不久将可问世。三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民法调整的对象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一)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的合称民法调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