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22(21)24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李宽贾永芳王寅【内容摘要】为了解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弹性和国家认同的关系,运用民族认同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简版、自尊量表和国家认同量表对351名蒙汉大学生调研,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的得分较高并显著高于中点值;蒙古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自尊呈显著性正相关,民族认同与心理弹性和自尊呈显著性正相关,而国家认同与心理弹性无显著性相关。【关键词】大学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心理弹性【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教育厅项目(编号:NJSY21319)、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编号:202224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基地项目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宽(1985—),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贾永芳,王寅;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一、引言民族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经济、信息和文化全球化等因素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带来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1]。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认同指公民对个人所属国家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归属和认可程度,国家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民族认同指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族群)的积极评价、归属感和群体活动的参与程度[3]。积极心理品质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中积极体验有利于增进个体对其他群体的认同[4]。积极心理品质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体验推动多元文化态度的形成,从而增进国家认同。心理弹性和自尊属于积极心理品质[5]。心理弹性也被称为心理韧性和抗逆力,指个体成功对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保护因子,可提升个体的生活适应能力[6]。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积极评价,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自尊与国家认同存在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7]。通过干预可提升心理弹性和自尊,因此研究心理弹性和自尊可提升国家认同的可操作性。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容易受到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8]。蒙古族大学生不仅要面对新环境中的生活适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