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168供用电DISTRIBUTION&UTILIZATION第40卷第2期2023年2月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大规模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从储能技术特性、多功能应用技术适应性和政策3个方面分析了典型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明确了具备大规模应用潜力的储能技术类型,阐述了不同类型储能的关键技术经济特征和发展应用现状。接着,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大规模储能在提升新能源并网性能、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提供多功能应用的技术适应性。最后,对国内外储能的支持政策进行了研判,结合我国储能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储能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大规模储能技术;技术经济特性;新型电力系统;政策;多功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志码:ADOI:10.19421/j.cnki.1006-6357.2023.02.010大规模储能技术及多功能应用研究综述龚一平1,王晨晖1,修晓青2,吴旭1,李相俊2,王贺娜2(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江苏镇江212000;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新能源RenewableEnergySources[引文信息]龚一平,王晨晖,修晓青,等.大规模储能技术及多功能应用研究综述[J].供用电,2023,40(2):68-77.GONGYiping,WANGChenhui,XIUXiaoqing,etal.Overviewoflarge-scaleenergystoragetechnologyandmulti-functionapplication[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23,40(2):68-77.0引言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能源供给将实现以煤电为主到以新能源为主的系统性变革[1]。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煤电装机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为53.3%,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28%,预计203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煤电。随着波动性新能源装机占比的逐年增高,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消纳、源荷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将日益突出[2-3],储能技术可以实现有功、无功的快速双向调节,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升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支撑、辅助服务、延缓设备扩容等多种应用功能。根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W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左右。大规模储能技术已由示范应用转向商业化应用的初期阶段。储能技术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储能的技术经济适应性存在差异化特征,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逐步向短时高频、中长时间尺度、超长时间尺度等细分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