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52022年第5期第21卷(总第122期)No.5,2022GeneralNo.122,Vol.2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AnhuiVocationalCollegeofPoliceOfficers从“胡辣汤”说起民间小吃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王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从“逍遥镇胡辣汤事件”到“潼关肉夹馍事件”,民间小吃协会商标维权屡次引发舆论风波。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商标维权问题存在两个症结点:地名作为公共资源与其被注册成私人商标权之间的矛盾,以及逍遥镇胡辣汤协会试图以普通商标来追求地理标志的维权目的。类似胡辣汤等民间小吃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可以从明确协会维权目的、加强地理标志申请审查管理、通过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等角度解决。【关键词】普通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中图分类号】D9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01(2022)05-0023-05一、小吃“胡辣汤”引起的风波去年,曾因《舌尖上的中国3》而远近闻名的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美食胡辣汤,陷入商标维权事件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后“潼关肉夹馍”“库尔勒香梨”“景德镇瓷器”等协会维权又掀起一波关于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舆论声讨。现在舆论已逐渐平息,笔者再次回顾“胡辣汤”协会维权事件,力图拨开云雾探索民间小吃地理标志保护的可行路径。事件起因于河南省焦作市多家胡辣汤店的老板收到法院传票,被起诉侵犯“逍遥镇”注册商标专用权,起诉方均为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店主们如想要继续使用“逍遥镇”的牌子,可以加入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缴纳每年1000元的会费,否则可能面临商标侵权赔偿。此事本是个商标侵权纠纷,由司法个案处理即可,但由于所涉被告大多为经营“小本生意”的个体工商户,部分媒体又刻意“带节奏”,将不明群众“锄强扶弱”的热血点燃,事件已然被定性为“肆意占用公共资源钻法律空子欺压老实做生意的普通老百姓”。正在此风口浪尖,“潼关肉夹馍”撞上了激怒的民愤“枪口”——人们发现“潼关肉夹馍协会”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在近几个月内将200余家小吃店、快餐公司等诉至法院,而想要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这个商标,则需缴纳99800元的入会费。于是在媒体的报道中,已“坐实”这两个小吃协会“假借维权之名,行敛财之实”,尤其在媒体渲染“老店”老板含泪摘招牌,更是瞬间立体了维权协会“恶贯满盈”的形象,让群众脑补出“土豪恶绅钻法律空子欺压善良百姓”的画面,有网络言论甚至直接唾骂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