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学术研究41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词汇核心义下“统”“绪”词义辨析周懿婕【提要】核心义对词义引申系统具有统摄作用,本义相同的同义词在词义引申运动中往往发展出不同的义位,受到不同核心义的制约可能是其原因。文章试以“统”“绪”为例,对二者进行词义分析,发现“统”“绪”在本义均为“丝头”的情况下,因分别受到“总系于端首”“由端头而续”两个不同核心义的制约,而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意义系统,仅在少数义位上偶然重合。【关键词】同义词核心义“统”“绪”一、引言何谓同义词?蒋绍愚(2005)如是说:“一个词包含若干义位,所谓‘同义’,是指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个义位都相同。”也就是说,若两个或以上的词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在某一个或某几个义位上形成了同义关系,那么它们就可以被称为同义词。同义词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展开,从核心义角度切入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王云路、王诚(2014)说:“由于同义词一般分别具有不同的核心义,因此,从核心义的角度辨析同义词,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的成效。”文章试以“统”“绪”做个案实践,从词汇核心义的角度出发,探究“统”“绪”这对本义相同的同义词如何发展出不同的词义系统。二、“统”“绪”本义比较《说文》:“统,纪也。”《说文解字注》:“统,纪也。《淮南子·泰族训》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按此其本义也。”可知“统”的本义为丝头。《说文》:“绪,丝耑也。从糸,者声。”“耑”者,《说文》:“物初生之题也。”《说文解字注》“耑”下注:“题者,额也。人体额为最上。物之初见即其额也。古发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可知“耑”即为“开端”,而“丝耑”即为“丝头”,是为“绪”之本义。《焦氏易林·豫之》:“蚕饥作室,昏多乱缠,绪不可得。”《蚕桑缉要》:“同功者两蚕共作一茧,绪乱而不堪为丝也。”其中“绪”均作本义“丝头”。“统”“绪”本义均为“丝头”,但二者由相同本义所引申出的意义却迥然不同。“统”的引申义主要有“纲纪”“治理”“总括”等,“绪”的引申义主要有“开端”“前人未竟之功业”“连续不断的情思”等。二者由相同本义出发,为何会发展出不同的词义系统呢?受到不同核心义支配可能是其原因。三、“统”“绪”核心义比较根据王云路、王诚(2014)的提法,核心义是“由本义概括出来,贯穿于所有相关义项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灵魂。”即核心义是由本义抽绎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