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利水电GUANGXIWATERRESOURCES&HYDROPOWERENGINEERING2023(1)1测站及断面概况1.1流域概况黔江河段,起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处,至桂平市郁江河口结束,上游为红水河段,下游为浔江河段,共长122km,河道平均坡降为0.0625‰,区间集水面积(不包括柳江)为2561km2,有流域面积大于1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6条(不包括柳江)。黔江段流经武宣县、桂平市2个县(市),该河段河道狭窄弯曲,有滩险29处。其中从勒马至弩滩是有名的大藤峡峡谷,长44km,有滩险10处,水流汹涌,航行十分艰险,峡内深潭最深处达85m,目前河段内已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处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14.5mm,年际变化不均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49.1亿m3,其中5~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5~8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5%,6~7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7.3%。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1910亿m3(1968年),是最小年径流量689亿m3(1963年)的2.8倍。1.2测站概况大藤峡水文站设立于1955年8月,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村,集水面积198595km2,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的控制站。受大藤峡水利枢纽淹没影响,2020年,大藤峡水文站进行了重建,其中大藤峡(坝上)站在原址进行了重建,其观测项目为水位、雨量。因电站蓄水影响,其水位明显抬高,另在大藤峡坝下建立了大藤峡(坝下)水文站,于2021年3月建成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观测项目有降水、水位、流量、气温、蒸发、风向、风速等。大藤峡水文站洪水来源主要是由黔江上游的红水河、柳江、洛清江及区间暴雨洪水,较大洪水往往是由以上河流同时发生洪水所致,如洪峰遭遇区间暴雨,洪峰量级明显加大,如1998年和2005年洪水。大洪水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达1个月,较高洪峰水位也维持在1个星期左右,峰平时间为3~7h,峰形一般为驼峰。1.3测验断面情况大藤峡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基上6400m出现转弯,基上2000m为大藤峡水利枢纽交通桥(五探头安装处),基上3000m为电站大坝,基下2500m为黔江大桥,基下3000m为桂平水文站,基下6500m与郁江汇合后流入浔江,河面宽在300~500m之间,断面呈“U”型,测验断面垂直水流方向。中高水以上断面流速分布均匀,所处河道常年基本稳定,断面面积变化率很小,断面稳定、控制良好(见图1)。1.4水文特征自建站以来,大藤峡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45.30m(85基准),发生于1994年6月。本次率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