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6-3862(2022)12-0043-10都市圈城市发展研究29卷2022年12期UrbanDevelopmentStudiesVol.29No.12202243大城市基本通勤单元识别与通勤绩效评估———以武汉都市区为例郭亮1,2张秋圆3冯佳宇1黄建中4,∗(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3.襄阳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21;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摘要】推进一定尺度范畴的基本通勤单元职住相对平衡是改善大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空间绩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利用手机LBS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借助流空间的社区发现算法识别武汉都市区的基本通勤单元,从静态分布与动态关联职住平衡度验证基本通勤单元的尺度合理性,分析其分类分级特征,从职住失衡度与就业功能两个层次评价其通勤绩效。结果发现,基本通勤单元尺度介于街道与市辖区之间,其主导功能和通勤强度在空间上具有圈层分布的特征;基本通勤单元内部存在居住集聚、就业集聚或职住空间错位的现象,就业中心及其势力范围对各通勤单元的影响各异,导致各单元通勤绩效差异较大。最后,针对职住失衡型基本通勤单元提出分类型、差异化优化策略,以推动基本通勤单元内部职住相对均衡发展,提升大城市通勤绩效。【关键词】职住平衡;基本通勤单元;通勤绩效;社区发现;武汉都市区【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039;52178049)∗通讯作者:黄建中(1968-),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空间活动与空间网络,城乡韧性与交通规划。E-mail:hjz03213@126.com。0引言当前,通勤时段的交通拥堵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常态,建设多中心城市、推进一定尺度单元内的职住相对平衡成为改善大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空间绩效的重要途径。这里所指的“一定尺度单元”是与通勤行为密切相关的城市基本空间单元。鉴于通勤行为在日常出行中占主导且规律性强,因此研究由通勤行为主导的大城市基本空间单元特征对评估大城市空间运行绩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研究价值。众多学者提出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功能结构和职住分离现象有显著差异,即尺度效应[1-2],彭坤焘等则指出确定多重尺度城市用地的适当比例和合理布局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对偶”互补,实现城市空间绩效的提升[3]。因此,推进合理尺度的基本空间单元职住平衡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善和空间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