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2023.03中︱89人才教育理论AbilityAndWisdom从供给侧视角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胡小燕项目来源: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政教学策略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A—208);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协同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864)。摘要: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是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高校思政”)的新路径。“供给侧”是经济学概念,原指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市场维持平衡,“供给侧”就是其中一方面影响作用。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此概念,特指教师的教学输出,教师在“供给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本文从“供给侧”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深入剖析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高校的思政教材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系统不健全等。建议高校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整。关键词:“供给侧”;高校思政;教育;优化;改革作者简介:胡小燕(198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引言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考察,让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思政教学现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帮助教师理清思路,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创新的教学模式、更优化的教学方案以及更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发挥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完善思政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监督管理机制,动员各方师资力量,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意义(一)“供给侧”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供给侧”这一抽象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本意是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供给方面就是“供给侧”。应用于教育领域就是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内容输出主体(“供给侧”)为学生(“需求侧”)提供思政教学服务,这种思政教学实践中的供需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供给侧”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就是教师通过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改良思政教学体系,带动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更好地吸收思政知识,将思政教学内容内化,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二)“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政优化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可以为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高校学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