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投资审计新路径探讨■/任涛鹏摘要: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强审,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投资审计的运用,实现公共投资审计转型发展,是当前审计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新时期公共投资审计的实践发展,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投资审计发展的四个方面优势,并结合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投资审计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提出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投资审计中五个运用建议,对如何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投资审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大数据公共投资审计建议中图分类号:F23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70(2023)01-0053-06作者单位:甘肃省审计厅一、引言自2020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三重压力”持续增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消费遭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出口边际放缓的背景之下,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压仓石”。当前,为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及挑战,党中央及各级政府把公共投资作为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补短板的重大政策措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一批事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骨干工程,投资总量巨大,公共投资审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公共投资审计如何更好履行促进公共投资健康、稳定发展的经济监督职责,如何更好促进有效发挥公共投资在稳经济中的基础作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有效执行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以抽样为基础,通过现场核查发现风险的传统审计方式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大数据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公共投资审计目标,探索构建大数据公共投资全覆盖审计系统,借助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公共投资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二、文献综述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国家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影响,学者们也开始研究大数据技术对国家审计工作的推动、提升、完善作用。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2013)在其代表作《大数据时代》提出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重点阐述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的三大转变:以总体代替抽样,以模糊代替精确,以相关性代替因果性。刘碧湘(2013)提出大数据带给我们三个颠覆性观念:是全部而非局部,是模糊性而非精确性,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王海燕(2013)认为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进步,基于账本的传统审计已成为过去,国家审计将走向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网络信息以及其他数据资源为审计内容的大数据审计时代。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