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德育视点DEYUSHIDIAN2023年第1期(总第595期)●陆苡羚从国外借鉴到本土创新: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的转向摘要: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观念禁锢、角色失衡等弊病。而早前西方国家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已有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国外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和解决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症结。站在国外经验的视角下进行本土创新,从权责“边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性对话、多渠道开发社会资源及“双线融合”模式等维度切入,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是面对新形势的应有之义。关键词:家校社;多元互动;协同育人;交叠影响域;家校社合作层次论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1-0073-05学术界关于家校社三者的联系早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和学校在教育中均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等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发展中均起到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1]。我国长期以来不断推动和倡导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明确了家庭在教育中的责任,及社会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家校社协同育人在新形势下也逐渐凸显出各类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陈旧的传统观念根植于心,阻碍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推进。另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育人角色失衡,社会作用“缺失”、家庭角色“缺位”以及学校权责“异化”是失衡所在。当前学术界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多从介绍国外理论或经验出发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意见,缺乏对本土情况的实际分析。国外理论与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崭新视角,但是否适用于本土场域?是否“水土不服”?哪些值得借鉴?哪些有助于解决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症结?又该如何结合实际进行本土创新?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意义重大,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寻求与本土场域适切的家校社育人机制。一、传统观念与角色失衡: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症结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合作式、协同式的育人机制。家庭、学校和社会受到相同的教育原理支配,成为协同系统,相互影响又合作,产生协同效应[2]。现今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仍未取得理想成效,主要在于一些传统观念的禁锢,以及角色关系存在失衡、“边界”模糊不清等现象。(一)传统观念“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