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时间]2021-04-19[基金项目]山西省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农科背景下畜牧学科研究生的文化使命研究”(2021YJJG096);山西农业大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农科大学生的文化使命”(2021ZS13)。[作者简介]田艳(1986—),女,山西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何馨(1994—),女,山西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文字的应用。2022年11月November,2022UniversityEducation[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革命、建设、发展秉持的基本原则,凸显了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位置,更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在《周易》《尚书》《左传》《论语》等著作中,都能窥探到民本思想的萌芽、传承与发展。新时代,共产党人在了解人民的基础上,热爱并尊重人民,最终服务于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民本思想历久弥新。[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群众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2)11-0018-04从古至今,论及施政,“民”总是最核心的话题。不论是以神为尊的上古时代,还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抑或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施政为民始终是思想家、政治家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新时代,作为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数代共产党人不断革新进步的思想结晶。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民本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丰富的民本思想、精神和理念,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更好地治理国家。几千年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宝贵财富,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刻画着民族性格,更在接续传承中为我们提供经验启迪。若追溯历史,我们亦可以窥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早在中华传统文化发源之初便有了雏形。儒家经典著作中都有古代思想家对“民”与“政”之间关系的思考,这是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文化渊源。《周易》本是产生于周代的占卜之书,后因《易传》出现而成为儒家“五经”之首。《周易》认为,世界是天、地、人统一的系统,宇宙世界充满了生机,生命代谢,天地变化,天地人统一于其中。《乾》《坤》两卦强调了为君应当重视自我修养,要修身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要顺应天地运转的规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