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思政视域下广东党史资源的...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为例_武文星.pdf
下载文档

ID:348142

大小:1.8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 视域 广东 党史 资源 融入 课程 武文星
35 高职教育研究大思政视域下广东党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为例武文星 曾 光 佟景泉(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地方高职院校肩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也有对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传播的需求。教师队伍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党史融入的切入点,将丰富的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生活化展现党史文化与核心价值,凸显其地方特色,提升其亲和力,切实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成效。【关键词】广东党史党史学习课程思政党史育人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1。百年党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与精神,党的历史也是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职院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中,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当代青年学生开展富有成效、能进头脑的党史教育,是值得院校探究的问题。作为广东省属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也有对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播地区文化的需求。广东作为党史资源大省,在党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大思政”视域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与广东党史资源相关联的思政元素,开发利用好广东党史资源,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形成课程思政与技能养成协同育人的模式,切实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成效,为党史学习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提供一种思路。1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1.1丰富的党史资源饱含思政育人的切入点百年党史在广东的实践,是一部辉煌的奋斗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省是国内最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也是大革命策源地与革命斗争重要发源地之一,并且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实践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东省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东更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造就了改革开放的奇迹。这辉煌基金项目:1.2021年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项目编号:GDCP-ZX-2021-013-N3);2.广东省高职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一依据三结合四融入模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以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TYSJZW2021B03);3.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1+X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的城轨通信信号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21GXJK523);4.2021年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1+X制度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GDCP-ZX-2021-012-N3);5.2021年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示范课“高电压技术”(项目编号:ZC-AB-05-07-585K)。DOI:10.19494/ki.issn1674-859x.2022.05.03036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年第5期的广东党史,饱含着革命前辈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也涌现了一批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邓世昌、詹天佑等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可以被充分挖掘与开发的思政资源,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融入课程教学,让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1.2鲜明的地方特色,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区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广东省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有许多烈士陵园,有众多的杰出人物纪念馆,这些都跟随历史一起流进人们的生活中,伴随着大部分广东青年学生成长。作为生源主体是广东学子的广东省属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广东特色的党史元素,能使青年学生有沉浸式的“地域氛围”,在教育的“亲和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4。以广州为例,我们在课堂中涉及广州起义、三元里抗英斗争、农民运动等思政元素时,大部分学生可能曾经参观过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历史遗址,如此再回味式地深化其中的思政要素,将更能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1.3党史融入专业课,提供党史学习的新课堂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主渠道,专业课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如何发挥除了思政课之外其他通识课、专业课的思政育人作用,即课程思政,是当前各大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同时,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全国上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正掀起一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如果可以挖掘专业课中相关联的“隐性”党史思政元素,用灵活的方式将党史元素融入专业课使其“显性”化,从而与思政课中展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仅可以为课程思政的探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为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开辟新的天地。2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2.1拓宽党史学习教育渠道,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5。全国上下因此掀起了一场党史学习的热潮,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自然在这场党史热潮中不能缺席。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征,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党史智慧与力量“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丰富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内涵。2.2充分利用广东党史资源,着力提升教师自我修养与综合素质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引导者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核心任务,教师首先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崇高的政治觉悟,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并恪守职责。教师需要有持续学习的状态,跟随时代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对所处的地方文化需求有所了解,尤其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的号召,积极探索挖掘专业课程中富含的广东党史资源,在自身深入学习与领悟后,根据需求更新课程思政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保证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的鲜活,更好地让充满正能量的思政内容在学生脑海中落地生根。2.3充分利用广东党史资源,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的广东党史资源中饱含爱国名人、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等,展现了爱国自强、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等宝贵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元素都极大拓展了课程思政的理论素材,只要在专业课程中善于找到切入点,将独特的广东党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可极大地提升思政育人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实现党史教育与技能养成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6。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号令,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挖掘专业课程中广东党史相关的思政元素,与广东党史中涌现的先进事例与宝贵精神相融合,打破原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37 高职教育研究程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推动党史智慧与力量“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筑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3.1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党史融入的切入点挖掘专业课程中与广东党史资源关联的元素是实施广东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关键。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大多是隐性的,需要通过拓展将其显性化。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思政元素,首先需要紧扣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对应课程标准确立的育人目标,做到对课程思政总体目标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凌乱感、拼凑感。其次,需要把握专业课程中涉及技术领域的历史文化基础。每一个技术领域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也都伴随着对应的历史文化发展,这是课程思政中最广泛的一类切入点。因此,可以在对应技术领域发展史中找对应的党史历程,挖掘两者的共性,实现党史在课程思政中的融入。再次,需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价值导向,也是囊括各领域共性的核心价值观,专业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及内容均处于社会中、用于社会中,其中必然隐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方面。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成果,与党史中包含的宝贵精神同样具有相通性,自然也可以形成党史融入课程思政的良好切入点。最后,需要坚持创新性地挖掘思政元素精华,而不在于多。“课程思政”并非“思政课程”,过多切入关联的思政元素会让学生有主次模糊之感,因此需要坚持凝聚精华,创新性地施教,抓实效,而非对应思政元素的概念性传达。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城轨专用通信设备维护”为例,此课程涉及有线、无线、电话、广播、监控等方向的通信子系统内容,面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设备检修人员、信号设备检修人员,以课程章节为主线,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其中的轨道发展历程、通信设备供应商、故障处理、UPS电源、规章制度等内容为切入点,融入与党的发展历程、党的整风运动、党的制度完善等相关联的思政内容,切实做到两者有机结合。3.2生活化展现党史文化与核心价值,提升党史育人的亲和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对象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是“00后”,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大多受家庭、社会的良好保护。刚成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暂未完全形成,对于外界信息充满好奇,但又缺乏鉴别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冲击他们的理想信念、民族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因此,面向青年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7。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反感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喜好互联网式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了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提升党史育人的亲和力,尽量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如结合学生熟知的网络语言、网络的热点案例、网红博物馆等内容,将事件背景、内涵意义、未来前景等党史育人元素灵活展现,让学生不需要拥有较多的知识储备,稍微与他们已知的部分信息产生关联即可理解与领悟所讲述的内容,同时实行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翻转课堂为辅的教学模式,完善包含思政元素的线上教学资源及案例库,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元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并在其间注重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考核与过程评价。3.3着力建设“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增强授课主体的感染力课程思政的授课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授课能力极大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专业课教师不同于思政课教师,在思政层面并未受过专业训练,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在思想认识、知识储备、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到“又红又专”8。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核心任务,教师本人首先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崇高的政治觉悟,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并恪守职责;同时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必须充分学习专业知识,熟透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也才能更好地将思政与专业融合。其次,教师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经常性地参加经验(下转第41页)41 高职教育研究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参考文献1 乔东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33(5):35-422 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 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05-01(1)3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4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