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022/6人物志常熟虞山,又名乌目山,因泰伯、虞仲让国来吴,虞仲逝世后葬于此山而得名。虞山位于常熟古城区西北部,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展布,峰峦连绵起伏,海拔263米,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虞山半入常熟古城,西南部面对尚湖,俗称山前。沿着山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为山前塘,沿河坐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古村落,有甸桥、宝岩、枫林、落星港、泄水等。这里的山民很早就开山取石,用以制作各种石碑、石柱等。当地几乎承包了周边地区的石桥、坟冢、墓道、石狮、石兽、石牌坊、石屋的建筑用材,深受上海、苏州、常熟、昆山、太仓、江阴等周边市县喜爱,故被称为“山前石匠”,与苏州的“香山帮”木作一样声名远扬。宗洪兴,1948年出生于常熟虞山脚下宝岩石匠世家,是赭石砚的第四代传人,苏州市民间工艺大师,其所制赭石砚作品曾多次参加苏州市民间艺术节精品展并获奖。宗洪兴虞山赭石砚工作室于2017年“吴才汇聚,苏州技能状元总决赛”中被评为“高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由常熟市委宣传部以其为原型,拍摄微电影《赭》。2014年,《赭》参加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获得“金海棠”奖,2015年参加金熊猫北美国际微电影节获得特别推荐奖。一、石匠世家出名人宗洪兴的曾祖父宗大春是“山前石匠”的宗师,常熟大义镇大义桥就是由宗大春负责建造的。大义桥原名大墅桥,为青石板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清道光七年(1827)仲春,众姓重建,更名为大义桥。光绪十三年(1887)里人崔晋文、邹启堂等发起再建,由众人捐资。桥址南移,选在当时较为繁华的东街、西街之间,于光绪二十年(1894)竣工,原东桥堍有勒石记载。大义桥为三孔花岗岩石拱桥,其跨度:中孔跨度为7.1米,两侧跨度各为4.7米,桥面宽3.9米,全长23.5米,高度5米多,两坡用花岗岩条石拾级而上,为人行桥。桥石上还注明造桥工匠为“宝岩石匠宗大春”。宗洪兴的祖父宗嘉荣是“山前石匠”中赫赫有名的当家师傅。祖父人高马大,技术精湛,石器活儿也特别多,常熟城里的富贵人家建造牌楼、墓等几乎都由他包揽。常熟西庄街上的翁家牌楼就是由他负责建造的,最为有名的当属为南京中山陵建造的牌坊、陵门、碑亭等。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自1926年春动工,1931年底建成。中山陵陵园兴建分为三期工程,以招标形式进行。陵墓第一期工程包括陵墓、祭堂、平台、石阶、围墙及石坡等工程,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承包,1926年1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