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informationwork第112页2023/2(下)总第405期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风险治理研究文/南宁市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郑伟良大数据环境下,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趋势。在理想的情况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集成大量的电子档案,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访问服务,有利于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近年来,我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多项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互联网环境、线上操作流程、档案的可复制性等问题给档案的风险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大数据这种新兴技术来说,其推广与应用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风险治理体系予以匹配。对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内外部风险,进一步明晰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风险存在的原因及优化措施,为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一、大数据环境下档案风险环境分析大数据环境是指技术驱动社会、数据传达信息的人文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数据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数据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理念扩展了档案数据来源,突破了原有的内部产生、收集与管理的格局,原本在日常管理中的过程性数据和碎片化信息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二是数据内容更加丰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扩展数据存储量,随着收集数据种类的不断增多,这一趋势将愈加明显,传统实体档案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逐步开展数字化工作,这些移交和转化都大大提高了数据存量。与此同时,档案数据类型也在不断增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成套档案,过程性信息也逐渐成为档案保管的对象。三是数据价值密度降低,档案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收集、归档和价值鉴定,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使得数据类型和规模急速增长,很多档案长期以来无人利用,整体信息资源的价值密度逐渐降低。从大数据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来看,其具有一般电子档案所面临的信息风险,也具有大数据技术特征下面临的海量数据和多样载体风险。下面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档案风险环境。(一)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中主要有三类直接作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档案信息风险治理:一是政治环境。主要是指政府主导制定的关于档案的政策、政府对档案档案管理要求的变化(如机构改革、智慧政务等)以及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服务能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