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信息:理论与观点信息记录材料2022年12月第23卷第12期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资源不断地增加,数字化图书馆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管理。当前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还不够完善,导致图书馆服务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要求,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待提升。因此,探索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1.1从数据库技术到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是从数据库技术发展起来的,短短十多年,它已经成为关键的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库都是用来处理数据的,但两者的作用不一样。至于数据仓库的规模,由于数据仓库中储存的资料一般都是有一定历史的资料,所以数据仓库的储存能力,要远远超过数据库[1]。数据库用于储存数据,经常以处理交易为导向的、不能进行分析和发掘的软件等形式出现;但是对于主题和事务处理的任务来说更容易被发掘和解析。就储存的内容而言,数据库只能储存暂时性资料,而在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是集成的资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多维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服务的质量。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聚类挖掘,可以从资料信息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有用信息和书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过剩、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构建基本事实表格和维度表的设计,实现了通过钻取、卷取和切片等多维空间的构建[2]。基本的动作如切块与旋转,使用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细节来选择合适的图书馆资源信息,提高了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1.2提供可视化服务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数据中心的复杂业务进行分析,使信息结论清晰明了,这是对图书馆业务进行深度研究的成果,既能使管理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又能对故障进行评价,使整个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同时也要充分地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中,将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让读者能够做出更多的选择[3]。此外,利用接触式热图等直观的手段,能够反映出用户的阅读体验,并让用户根据自身的感觉对书籍的质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做出评判。1.3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读者对各种文献信息存在不同的需求,每位读者都与其他读者存在不同的阅读需求特征。这种需求导致实际的图书服务设计必须要满足读者差异性需求,要求图书文献信息服务模式从面向读者满意的大众化服务模式转变为读者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模式转变。数字技术具有明显的分散特征,因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需求的文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