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2卷第1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Industrial&ScienceTribune大数据背景下精准志愿服务研究□魏珑吕学党钊【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破解志愿失灵难题,实现精准志愿服务,是当前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志愿服务日益呈现出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人员普遍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评价客观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服务供给需求不匹配、资源共享整合不充分、运作管理不到位、评价反馈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为破解当前志愿服务的痛点,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搭建智慧化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探索志愿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新型关系,建立精心策划、精准配置、精细管理、精确考评的志愿服务机制,切实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关键词】大数据;精准志愿服务;信息化【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大数据背景下山东省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编号:21CZYJ06)成果。【作者简介】魏珑(1984—),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社会管理吕学(1981—),男,山东济南人,浪潮集团战略研究部;研究方向:政府服务管理党钊(1990—),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数据挖掘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力量。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志愿组织积极响应国家防疫抗疫部署,用奉献和爱心践行志愿精神,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供给需求不匹配、资源共享不充分、运作管理不到位、评价反馈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科学有序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破解志愿失灵难题,实现精准志愿服务,是当前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大数据背景下志愿服务的特征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速度快、价值性等“4V”优势,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志愿服务,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服务方式日趋多元化。大数据与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正在迅速改变志愿服务方式。在组织方式上,依托于志愿云等网络平台,活动组织方可以通过公众号、微博、微信、小程序等手段线上发起活动,志愿者收到活动推送后报名参加,整个志愿活动全流程完整记录。在实施形式上,由同质化的物质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