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SILUJINGJIYANJIU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以J企业为例文/张雨欣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逐步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逐渐被企业应用到内部管理的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作为监督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其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结合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具体研究J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情况,通过该企业已取得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成果,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策略和建议,同时为我国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提供案例和借鉴。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大数据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如今,大数据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方式以及环境,审计线索也由纸质变为了电子化,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都很难在信息化时代应用。因此,现代内部审计取代传统形式的审计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这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二)研究意义本文以内部审计、大数据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为理论基础,以J企业为例,探究J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大型企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共性问题,通过J企业存在的问题,来推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的发展。二、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分析(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概念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的成长使得内部审计围绕信息技术漏洞管理、信息技术控制、信息技术审计等方面进行,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需要依据企业的内部管理来发挥审计职能,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研究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防范,将风险降至最小化,最终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1.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内部审计的内容不单单局限于审计学、会计学,逐渐庞大的企业数据要求内部审计必须要涉及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不仅如此,通过审计抽样来完成工作的传统审计也不再适用于大数据时代。与此同时,传统审计的滞后性会导致审计效率的降低,因为事后审计无法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逐渐信息化,不但可以连接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还能够避免审计抽样导致的抽样风险,做到应审尽审,完善了审计内容的全面性。2.审计过程的全跟踪。我国学者很早就提出“跟踪审计”这一概念,但是当时由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