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一、次世代建模技术“次世代”这个词语源自日语,意思是“下一代”,所以次世代技术可称为“下一代技术”。次世代技术凭借先进的渲染和引擎技术,给体验者带来真实的沉浸式感受。次世代概念最早是针对游戏行业而提出的,是一套游戏标准,1994年日本的索尼公司推出的PlayStation和世嘉公司推出的世嘉土星(SEGASaturn)进行的游戏主机战争,便被普遍称为次世代战争。近些年,人们普遍认为次世代游戏真正起始于微软与索尼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发布的Xbox360和PlayStation3,因为这两款游戏主机的游戏效果较以往的主机游戏有了显著的提升。次世代技术因游戏而生,包括作为其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的引擎技术,也是基于游戏行业而开发的。但次世代技术具有出色的视听效果,其应用领域不局限于游戏开发,在艺术、影视、汽车设计、建筑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次世代建模技术相较于以往的建模技术增加了模型和贴图的数据量,并通过游戏引擎优化最终画面效果,其核心技术主要表现为模型搭建、贴图绘制、引擎测试。(一)模型搭建次世代建模多采用几何多边形网格建模的方式,过程相较于以往的传统建模方式更加烦琐。当下使用的三维建模软件有MAYA、3DsMAX、Blender等。首先根据设定图进行轮廓的搭建,模型通常以中模的形式进行表现,以体现物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为主要目的。其次在中模的基础上进行高模搭建,此阶段要尽可能地表现目标物体的细节。为了使模型具有足够丰富的细节,会采用给模型增加细分的方式,这就会涉及模型布线卡线的操作要点,可以通过卡线的方式保留结构特征,然后通过软件的平滑功能给模型整体增加细分,最终形成细节足够丰富的高模。最后一个步骤是低模搭建,这一步也可以称为模型拓扑。低模的质量关系到后续引擎测试和渲染的实际表现。低模的面数和布线方式相较于中模和高模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低模面数过多,会导致渲染滞缓和引擎运行卡顿,因此以最少的面数表现最多的结构是低模搭建的重要标准。另外,在模型的拓扑中,要根据模型的结构进行布线,尽量避免三角面的出现,尽可能使用四边面布线方法,尤其在模型的结构转折处更要如此,因为三角面会影响后续的UV展开和贴图烘焙甚至是动画绑定。在具体操作方面,第一种方法是在中模的基础上进行改线,第二种方法是利用MAYA、ZBrush、3D-Coat等软件中的重拓扑功能,还有一种方法是借助ZBrush软件中的DecimationMaster(减面大师)插件或ZRemesher工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