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22第16期自数字媒体艺术日益发展成为21世纪重要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方式以来,可创造性、互动性的电影与电影媒介就逐渐成为电影媒介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在世界范围内流媒体、弹幕视频网站与电子游戏一同稳步前进的背景下,互动性媒介和电影二者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一些在操作方法与视觉外观上兼具电影与新媒体特性的作品成为文化产业与消费市场新宠,“弹幕电影”“互动影像”“影游融合”等议题也成为电影研究中的焦点。其中的发展脉络在于弹幕、互动操作等更广泛意义上的互动叙事如何融入电影蒙太奇,中国电影的媒介范式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一、非线性的意义表达方式的出现电影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完美的幻觉制造机器,但数字技术的引入打破了基于胶片放映系统的幻觉体系,可交互、可操作的媒介系统打破了完整封闭体系,令原本完美的幻觉产生了些许裂缝。早在20世纪,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就预言了“媒介即信息”的新世纪媒介与信息传播范式。他认为媒介是“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并非“使人知其然的动因”,是类似道路和运河之类的系统,并非珍贵的艺术品或使人向上的行为模式。[1]无论是以“发射弹幕”为电影内容扩容的弹幕电影,还是操作性与自由度更高的互动影像,都并非单纯的故事承载肌体。借助越来越丰富的数字技术,它们的媒介特性与对内容传达的影像也越来越突出。在表达上,这些新的媒介所做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叙事,而是一种更为自由、结合了用户个人观点和喜好的非线性意义表达。首先是“弹幕电影”,学界对于这一概念尚未有严格定义。除去极少具有技术支持、可以在电影院中即时发送弹幕反馈的特殊电影外,一般意义上的弹幕电影还指电影与弹幕网站相结合产生的组合形式。其中的弹幕和传统字幕一样,都是“单独出现于影片上或与画面叠印的文字”[2],其最早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现于视频网站,功能类似于在传统视频网站上发表评论或看法。由于显示效果类似于子弹从屏幕一侧滚动到另一侧,因此被称为“弹幕”。观众如果没有屏蔽弹幕,这些内容将与画面一起出现在观众的视听之中。以哔哩哔哩上的国产电影《追凶者也》(曹保平,2016)为例,这部主要由汽修工宋老二、小混混王友全和夜总会领班董小凤三个小人物组成的黑色喜剧以一起蹊跷的刑事案件为线索,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中展现出了小品式的诙谐轻松感。在整部电影中,“哈哈哈哈”的弹幕贯穿始终,其以数字化网络为媒介成为影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