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资料平台www.wang26.cn网资源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学习重点】《红楼梦》和京剧艺术。【学习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红楼梦》1.清代的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和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3.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追求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红楼梦》这部强、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昆曲与京剧艺术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和。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一带的。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创作的。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的、的,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3、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流传四方。●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材料一网资源www.wang26.cn1专业学习资料平台www.wang26.cn网资源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知识建构:网资源www.wang26.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