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学习目标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来源:学科网]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二、自主预习1.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2.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等都发生在战国时期。3.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势力增强。4.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5.公元前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三、合作探究1.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四、随堂演练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A.韩赵魏B.郑松楚C.韩赵燕D.秦齐楚2.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是()①城濮之战②涿鹿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认为私有B.重农抑商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来源:学科网ZXXK]D.推行县制6.2012年春,云南、重庆、四川、湖北、宁夏等多个省市再次发生持续重大干旱,凸显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水利工程修建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来源:学*科*网Z*X*X*K]C.秦朝D.汉朝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齐、楚、燕、韩、赵、魏、秦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新兴地主阶级4.3565.256三、合作探究1.(1)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②战国兼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