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AMICSSCIENCE&ART134PURPLECLAY紫砂专题从紫砂壶《劲竹》之中探究我们国人的精神境界对于竹子,我们国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也特别善于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演绎它的姿态和抒发蕴藏其中的精神内涵。紫砂的故里宜兴位于江南丘陵地带,纵横千里的竹林不仅仅是我们广大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是我们紫砂艺人的精神后花园。通过对竹子的仔细观察,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们创作了许多关于竹子题材的作品,使其成为了紫砂造型艺术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门类,受到了许多壶友的喜爱,特别是在今天,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推广,紫砂器和茶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讲述着新时代的紫砂文明和紫砂故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劲竹壶》采用了我们宜兴紫砂艺人都非常熟悉的竹器设计,但是和一般的竹器又有所区别,并没有像过多那样去渲染那种竹子的细节纹理,而是用一种内敛的气势把竹子的那种拔节向上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此壶壶身素面朝天,简约的线条围拢,壶底部平整,和德钟的形态有几分相似,实用大气。适合各种茶叶类型的冲泡和清理,壶嘴微微上扬,剑流出水,竹子元素装点,与之相呼应的壶把则是把竹子那种形态之美和舒展自如的竹节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观之印象深刻。特别是此壶肩部的过渡收放自如,颇有大家风范,截盖的压合处理严丝合缝,以及上面用小小的一截竹段来作为壶钮,旁边铺展开来的竹叶栩栩如生,昭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竹器的技巧特征。在我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把对竹子的细致观察运用其中,能够发现竹子尽管非常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并不能够从它的外形之中体会到,而是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之中,经过岁月的变化能够体会出来。从整体上来看《劲竹壶》,简约之中流露出传统竹器的那种张力和韧性,作者把自己多年以来对紫砂技艺的专研,特别是竹器技艺的传承,合理地运用在这样的一件器型之上,低调内敛却不乏内在的张力,让我们在喝茶的同时,不断地上手把玩,能够从细节上面体会到匠人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以及精神境界方面的有益启迪。提起竹子,我们广大的国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竹子有着“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的美誉,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审美。其实在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的画卷和诗词歌赋之中,关于竹子的题材也是不胜枚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样的一首题画诗,让竹子的形态更加的具象和鲜活,也让我们生动地体会到竹子生长的环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