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首霸的原因。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图片和相关文献史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诸侯争霸教学难点: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课件展示表格,夏商周的兴亡:都城、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2、出示烽火戏诸侯图片,让同学讲述图片故事,从而引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3、教师讲述东周的历史分期,过渡到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问题1: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问题探究:(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出示一组图片,石器、骨耜、耒耜,青铜铲(2)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所学知识回答出铁农具的优越性:坚硬、锋锐。4、指导阅读教材27页“相关史事”,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教师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导入第二目“王室的衰微”。(二)王室的衰微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分封制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王室的衰微”一目,自主学习,完成问题,小组交流,有疑问的做好标注。问题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周王室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疑难、板书(1)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2)周王室实力大减(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4、材料研读:教材28页,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师生共同分析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板书:诸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