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农业资源评价方法6.1农业资源评价的概念、意义和原则6.2农业自然资源评价6.3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评价6.4农业资源综合评价6.1农业资源评价的概念、意义和原则1、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从个人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来评价资源、环境对人类有用程度,其任务是确定资源、环境的某方面是否能供给、支持或服务于人类,成为提供人类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来源。6.1农业资源评价的概念和目的意义农业资源评价是针对资源数量上的有限性和质量、分布及其结构功能的差异性而进行的评述。6.2农业资源评价的目标和原则1、农业资源评价的目标农业资源评价目标的确定,必须围绕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突出资源条件的自然适应性与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6.2农业资源评价的目标和原则2、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找出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全面分析评价•依据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6.3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内容及步骤1)查明资源的种类、总量和可利用量,确定各种资源利用量在资源总量和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比重及可利用的前景;2)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质量评价,包括资源的丰富度、位置和生产潜力等,主要研究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3)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生态评价;4)在永续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提出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各种备选方案。6.3.1农业气候资源评价1、光能资源•日照时数:从日出到日落大阳直接照射时间•大阳总辐射:包括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390~760nm波长的可见光部分6.3.1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农业界限温度和积温积温——在其他生活因子基本满足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和植物生长发育成正比,而且只有当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量(或总和)时,植物发育才能完成。这一温度总量叫做积温.•活动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之和。•有效积温——某一时段内日有效温度(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2、热量资源6.3.2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1)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土地的环境条件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程度进行评价。•土地的适宜性程度和限制性的强度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核心。6.3.2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2)土地经济评价——是用经济的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