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集合集合与函数与函数1知识网络系统盘点,提炼主干2要点归纳整合要点,诠释疑点3题型研修突破重点,提升能力章末复习提升1.本章主要内容有集合的初步知识;基于集合和对应观点的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和基本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集合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包含、相等、交、并、补),这些都是今后经常要使用的数学概念,要能熟练地运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事实.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象法,其中图象法又有维恩图表示和对特定数集(区间)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4.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y=f(x)就是从它的定义域到值域的一个映射.设b=f(a),那么(a,b)就是函数图象上的一个点,所有这样的点组成的集合就是函数y=f(x)的图象.显然,任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它和任一函数的图象最多只能有一个公共点.5.函数的定义域有两种确定方式,即由解析式确定或由函数对应法则的实际含义所确定.一般说,如给出了一个解析式而未说明它的实际含义,那么这一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6.函数的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的概念、直观形象和基本判别方法;函数的最大(小)值和最大(小)值点的概念和直观形象;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直观形象和基本判别方法.7.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增减性、对称性、顶点和在一个区间的最大、最小值.8.分段函数概念的引入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必然要分段讨论,这里再次提醒,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两个或更多个函数.题型一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是指集合间的交、并、补这三种常见的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往往由于运算能力差或考虑不全面而出现错误,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包含关系通常用数轴法,而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运算常用Venn图法,运算时特别注意对∅的讨论,不要遗漏.例1已知集合A={x|0≤x≤2},B={x|a≤x≤a+3}.(1)若(∁RA)∪B=R,求a的取值范围.解A={x|0≤x≤2},∴∁RA={x|x<0,或x>2}. (∁RA)∪B=R,∴a≤0,a+3≥2,∴-1≤a≤0,即a的取值范围是[-1,0].(2)是否存在a使(∁RA)∪B=R且A∩B=∅?解由(1)知(∁RA)∪B=R时,-1≤a≤0,而a+3∈[2,3],∴A⊆B,这与A∩B=∅矛盾.即这样的a不存在.跟踪演练1(1)已知集合U={2,3,6,8},A={2,3},B={2,6,8},则(∁UA)∩B=________.解析先计算∁UA,再计算(∁UA)∩B. U={2,3,6,8},A={2,3},∴∁UA={6,8}.∴(∁UA)∩B={6,8}∩{2,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