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集合的概念年级:高一学科:数学(人教A版)主讲人:许绮菲学校:北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高中数学一新课引入1.方程22x是否有解?2.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何种图形?高中数学二新课讲解问题1:如何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对象及研究范围呢?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1)1~11之间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地球上的四大洋;(4)不等式73x的解集;(5)较小的数.高中数学问题1(1)中,我们把1~11之间的每一个偶数即2,4,6,8,10作为研究对象,问题1(2)中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每一个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高中数学问题1(1)中,我们把1~11之间的每一个偶数即2,4,6,8,10作为研究对象,问题1(2)中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每一个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集合高中数学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集合元素具有无序性.高中数学问题2:上面的例1(3),例1(4),例1(5)能组成集合吗?(3)地球上的四大洋;(4)不等式73x的解集;(5)较小的数.高中数学问题2:上面的例1(3),例1(4),例1(5)能组成集合吗?(3)地球上的四大洋;(4)不等式73x的解集;(5)较小的数.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高中数学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to)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belongto)集合A,记作aA.高中数学问题3:若用A表示前面问题(1)中“1~11之间的每一个偶数”组成的集合,3,4分别与集合A有何种关系呢?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呢?高中数学问题3:若用A表示前面问题(1)中“1~11之间的每一个偶数”组成的集合,3,4分别与集合A有何种关系呢?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呢?易知4是A中的元素,3不是A中的元素,即4A,3A.高中数学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作N*或N+;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高中数学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于19世纪末创立的.当时康托尔在解决涉及无限量研究的数学问题时,越过“数集”限制,提出了一般性的“集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