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pdf
下载文档

ID:3447073

大小:1.28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类聚名义抄 院本 类聚 名义 俗字 解读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马小川【摘要】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的一种古辞书,其中存在大量独特的奇俗字形,未见于日本其他辞书或我国传统字典辞书中。通过对该书前后多个部首字的分析与考证,并与我国传统字韵书进行比较后,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名义抄的俗字特征:正俗关系的揭示可补传统字书之不足;正俗关系的揭示异于传统字书;正俗关系揭示错误;正俗关系揭示有限而混误。【关键词】日本古辞书;类聚名义抄;俗字;考证【作者简介】马小川,女,扬州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辞书学。(江苏扬州 )引言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中世的一种辞书,作者具体姓名不详,据日本学者考证为 世纪佛教真言宗僧侣编撰,因旧藏于日本京都东寺观智院,故称为观智院本。该书标出汉字及汉语词,主要以日语注音、释义,辅以少量汉文训注,性质为汉和对照字书。该书在日本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手抄本被定为日本国宝。日本学界对其做过大量系统的基础性研究,比如成书背景、过程、体例等方面,论述详尽;内容方面多集中于和音、和训等“和化”,即日本化的部分,对汉文注的材料则挖掘较少。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观智院本名义抄中存在大量奇俗字形,以“俗”“俗字”“俗某字”等方式揭示了众多文字的正俗关系,但许多文字的正俗揭示不见于日本其他字书或我国字、韵书等,而为名义抄所独有。而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汉字及其异体字的信息;另一方面,也需考虑名义抄为域外文献的实际情况,编抄者的文字正俗观念与我们现在的定义与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之文字正、俗也不可一概而信。需经过审慎考辨,认清性质后,才能较稳妥地为我们所用。为加深对名义抄俗字内容的认识,解释其“俗字”的成因,笔者对名义抄一书前后多个部首字进行分析与考证,并和中国传统字典辞书进行比较,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名义抄的俗字特征,它们分别是:正俗关系的揭示可补传统字书之不足;正俗关系的揭示异于传统字书;正俗关系揭示错误;正俗关系揭示有限而混误。通过对内容的深入辨别、考证,解读部分俗字疑难点,既能更科学有效地认识、利用该书,为文字学的研究提供新材料,还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汉字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一正俗关系的揭示可补传统字书之不足我国传统字书往往相承引用,历史上又亡佚、缺失颇多,难免出现缺乏归纳、引用疏漏的情况,进而致使资料不全、文字信息不足。名义抄此前较少为我国学者使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可补苴传统字书之不足,甚至用以完善大型字典的编撰。下面加以举例探讨:为精简行文,后文书名使用简称。在不涉及其他版本的情况下,一般直接称为名义抄。()名义抄彳部:“?,俗粥字。”()按:篆隶万象名义出部:“?,麦懈反。也,出物。”“”字吕浩校释作“術”,并出校:“術也当作粥也。”此说似可再商榷。“?”即“卖”字,宋本玉篇出部:“?,麦卦切。出物也,粥也。今作卖。”此处的“粥”同“鬻”字,广韵屋韵余六切:“鬻,卖也。亦作粥。”因“卖”无“術”义,校释谓“”当作“粥”有一定道理,但“”并非“粥”讹字,而应参考名义抄彳部:“?,俗粥字”,写作“?”,即“粥”的异体字。“?”与万象名义的“”字形相近,作“粥”理解与“?”义相符,则其形当直接定为“?”字,而非“術”字。汉语大字典“?”字有两个义项,一者同“術”,此当是形近讹字。二者引四声篇海行部引搜真玉镜之材料:“?,音育”,有音无义。而按照名义抄及万象名义的材料,“音育”之“?”当即“粥(鬻)”俗字,“粥”字广韵屋韵余六切,而“育”字集韵屋韵亦余六切,与四声篇海材料吻合。盖是“粥”草书作、等,部件“弜”与“行”形近,从而形成俗字“?”形。汉语大字典可据此完善注解项。()名义抄辵部:“邌,音黎,小息。”()按:篆隶万象名义辵部:“邌,力奚反。徐也,迟也,小息也。”而宋本玉篇:“邌,力奚切。徐也,迟也,小皃也。”万象名义和宋本玉篇除最后一个义项之外,其余全同,“息”“皃”字又形近,“邌”训“小息也”或“小皃也”必当有一项误。胡吉宣玉篇校释辵部谓此字:“书禹贡 厥土青黎马注:黎,小疏也。是黎为小行皃也。”则胡吉宣认同宋本玉篇“小皃也”之义。方国平 类聚名义抄俗字研究谓:“小息也是日本产生的新用法,还是小皃也之误,待考,但似乎传抄致误的可能性更大。”则亦偏向宋本玉篇的“小皃”之训。今按,当以万象名义 名义抄“小息”为是,宋本玉篇“小皃”非。说文辵部:“邌,徐也。”段玉裁注:“或假黎为之。史记卫霍传 迟明,迟,待也,一作黎。”又广雅释诂四:“邌,遟也。”王念孙疏证:“邌者,文选舞赋 黎收而拜,李善注引仓颉篇云:邌,徐也。邌与黎通。凡言黎者,皆迟缓之意。史记高祖纪:沛公乃夜引兵还,黎明围宛城三匝。汉书作迟明。迟、黎古同声字。”又集韵脂韵:“迟,说文 徐行也。古作邌。”由此,古书中“邌”“黎”“迟”三字在“迟缓”一义上有同源关系。而尔雅释诂下:“栖、迟、憩、休、苦、?、齂、呬,息也。”慧琳音义卷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三二卷“迟钝”注引考声:“迟,久也,息也。”文选张衡思玄赋 “淹栖迟以恣欲兮,曜灵忽其西藏。”李周翰注:“淹、迟,游息也。”“迟”本义说文训“徐行”,由缓慢行引申出表长久之“久也”,及表停歇之“息也”义。“邌”与“迟”本义既略同,古字又可通,则“邌”也有“息也”义是完全合理的。只是万象名义和名义抄都训“小息也”,当和“迟”之“息也”训有细微差别。而宋本玉篇所存“小皃也”义项无论是文献佐证还是内部理据,都难以成说,因此,基本可以判定其“小皃”为“小息”之讹。汉语大字典于“邌”字条引用宋本玉篇设立“小貌”的义项,误。实则当参考万象名义及名义抄,以“小息也”为是。()名义抄玉部:“瑜,他钩反,石。鋀,或。”“,俗。”()按:“瑜”字在传统字典辞书中,基本都是“美玉”义,说文玉部:“瑜,瑾瑜,美玉也。从玉、俞声。”广韵虞韵羊朱切:“瑜,玉名。”万象名义玉部:“瑜,翼珠也(反),玉美也。”声韵上为以母平声虞韵,与名义抄之音、义均不合。名义抄所论之“瑜”当本是“鍮”字,一种黄铜矿石。慧琳音义卷三九不空羂索经第八卷“鍮 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七辑吕浩:篆隶万象名义校释,学林出版社,年,第 页。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 页。方国平:类聚名义抄俗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财经学院,年,第 页。石”注:“上汤楼反,考声云:鍮,石似金。又云:西域以为铜铁杂药合为之。古今正字:从金、偷省声。”声韵上是透母平声侯,其异体即“鋀”字,慧琳音义卷五二增一阿含经第八卷“鍮婆”注:“又作鋀,同。他侯反。”万象名义金部:“鍮,他侯反,石似金。鋀,同上”。与名义抄此处对“瑜”之形音义解说近同。“瑜”与“鍮”之关系还见于佛经异文中,大正藏本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尔时彼园,种种庄严,施列金鼓、银鼓、鍮石之鼓、铜铁等鼓,各有七枚。”“鍮”,圣本作“瑜”。以石、玉、金为义符之字大多指可开采之金石矿物,其异体字往往由义符互换而来,如说文瓦部“?,瑳垢瓦石也”段玉裁注:“瑳,俗作磋。”名义抄认定“瑜”同“鍮”虽与传统字书不同,但佛经异文中已有用例,也有其构字理据,应当是可信的,可据此补足字典中此条义项之缺。此外,龙龛手镜玉部:“?,俗,音偷。”言“?”为俗字而未明其正字,根据名义抄,也可知其正字为“鋀”,即“鍮”字。()名义抄金部:“鉫,俗枷字,苦荷反,又加音。”()按:“鉫”字汉语大字典载两义:器具,五侯鲭字海金部“鉫,器也”。化学元素“镓”的旧译。实则此条注解并未完备。龙龛手镜金部:“鉫,音加。又古荷反。”有音无义。按名义抄金部:“鉫,俗枷字。苦荷反,又加音。”其所存音与龙龛基本一致,而揭示其正字为“枷”,其说是。大正藏第 册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鉫、铁钮、铁衔、铁?。”卍续藏第 册心性罪福因缘集卷之下:“如是恶人,打破其头,或复詈言:令食粪尿;或复詈云:以绳缚深,或云:利剑当杀其命;或云:利锥看锥其咽;或云:鉫鏁系缚手足。”其中的“鉫”字,明显均表示用以束缚的枷锁,文例中作“铁鉫”“鉫鏁”等语,原“枷”字很可能受连用之字影响类化作“鉫”,因此“鉫”为“枷”俗字合理。汉语大字典可据此完善注解项。()名义抄弓部:“?,俗欋字,音镢。”()按:汉语大字典引直音篇弓部:“,与掴同。?,同上。”“?”即“掴”异体字。名义抄所谓“?,俗欋字”,并不见于其他字典辞书;“音镢”,也与“欋”实际读音不符,“欋”字可疑,应是“攫”的俗省讹字。此处是将“?”等同为“”字,“”亦作“爴”,为“攫”俗字。慧琳音义卷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卷:“爴裂”注:“字宜作攫,同。”龙龛手镜爪部:“、爴,二俗,居碧、居缚二反。正合作攫字。”类聚名义抄爪部:“、爴,三俗。?字。吴音郭。”亦是本当作“攫”而省形讹为“?”,此处弓部之“欋”则为“?”的进一步讹变。而“攫”与“掴”互为异体,慧琳音义卷五二增一阿含经第三六卷“自掴”注:“宜作攫。”由此,“?”“掴”“攫”“”“爴”诸字相通,均是打击、抓取义。“攫”与其他字声旁不同,“”与“爴”字形结构不同,“掴”则为“”换形旁字,而疑“?”是“”的形近讹字。汉语大字典与名义抄之说均不误,但汉语大字典可据名义抄进一步完善:“?”同样为“攫”俗字。二正俗关系的揭示异于传统字书名义抄部分文字的正俗关系揭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未见于我国传统字书,亦缺乏精准的文献用例予以佐证。我们可以在经过分析考证后,梳理文字关系逻辑,批判性地看待这部分内容,以备一说。也许会为我们将来研究疑难俗字、阅读古籍提供参考。()名义抄日部:“?,俗早字。”()按:“”字,我国字韵书中最早可见于集韵豪韵苏遭切:“,日色。”字汇袭之,而正字通日部却斥其误:“,俗字,旧注音搔,日色,误。”认为“”当是俗字,但未明正字。名义抄为我 马小川: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们认识此字提供了一条新线索。古代“蚤”作为“早”通假字比较普遍,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仲尼弟子列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汉书东方朔传:“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其中“蚤”皆需按“早”之音义作解。盖此用法较为固定,后人遂在“蚤”字上增添表义构件,形成“”字。()名义抄肉部:“,俗油字。”()按:郑贤章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曾论及“?”字,法镜经:“是以除断众劳之乐。不以肥?,为是道行,行在圣道重任,我亦以自修。”“?”,宋、元、明、宫本作“腴”。他认为“?”为“腴”字之讹,因与其异体字“”形体近似,引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俗别字谱为证。郑说是,名义抄肉部:“,音臾。腴,同。”可增添“”为“腴”异体的字形佐证材料。同时名义抄又有:“?,俗油字。”以“?”为俗“油”字并不符合佛经异文用例实际情况。但从构字上来看,“?”以“由”为声符,而从“肉”取义,以为油脂、膏脂义,有其合理性。而“油”,说文水部:“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从水,由声。”本为水名,借为油脂之油。“?”在字形上,似乎更与油脂义相符,或许历史上曾有因此而改“油”为“?”之实际情况,虽因缺乏书证,名义抄之说暂不能确证,但为我们认识“?”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名义抄火部:“烷,俗浣字。”()按:关于“烷”字,集韵桓韵胡官切:“烷,火也。”字汇从之,而正字通火部:“烷,俗字,旧注音丸,火也,误。”则斥其非。又龙龛手镜火部:“烷,俗,音院。”集韵 字汇之“火也”语焉不详,正字通 龙龛虽目之为“俗字”,但未明正字。名义抄以为“浣”俗字,循“烷”与“浣”之联系,恐与“火浣”之名有关。典籍中有“火浣衣”“火浣布”之名,法苑珠林卷三五:“魏文帝时,不信南方有火浣布文帝既崩,至太子明帝时,西国有献火浣布袈裟,明帝初依父语不信,以火试之久烧不坏,始知有征言不虚也。”洛阳伽蓝记卷四:“斯调国出火浣布,以树皮为之,其树入火不燃。”图书寮本类聚名义抄巾部:“火浣布,应云:周书西域厌(献)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典籍中,此物或以花,或以树皮,或以火浣兽之毛皮制成,沾上污垢水洗不净,置于火中烧之,则洁白如新,故名“火浣”。盖是以火清洗之布,而“火浣”成词连用,故俗字改水旁作“烷”。三正俗关系揭示错误类聚名义抄本身由日本人私人编写,所依据的文献驳杂多样,加之一直手抄传承,使得该书从成立到传播,都在不断产生讹误。因而书中存在大量怪异生僻的字形,也有不少错讹严重、混误难明之处。正如名义抄自序所谓:“凡此书者,为愚痴者任意抄也,不可为证矣。”这提醒着我们应尽量全面把握此书背景情况,注意甄别内容的可靠性。书中某些文字关系的正俗论断其实是错误的,需要我们细致考证加以辨明,现举例如下:()名义抄玉部:“珁,俗瓶字。”()按:查我国字书中之“珁”字,字汇玉部:“珁,同瓷。”改并四声篇海玉部引类篇:“珁,音瓷。”均以为“瓷”异体字,与名义抄不同。慧琳音义卷第七六无明罗剎集有“珁?”词条,仅录“?”字音义,未说明“珁”字,与此对应的大正藏本无明罗剎集原文作:“三有?坊腻嘶破,断诸善根。种种破器散坏在第,断常见发风吹蓬乱,无惭、无愧弊坏衣纳,遍丘墓中。”宋、元、明本作“?瓮垢腻?”,宫本作“瓦罂垢腻斧”,其异文作“?”或“瓦”。“?”与“珁”字形近。“?”在字书中均训为 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七辑郑贤章: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巴蜀书社,年,第 页。“瓶”,玉篇瓦部:“?,徒古切,瓶也。”慧琳音义卷第一六得无垢女经“符?”注:“徒古反,博雅?,瓶也,埤苍 大?也。”卷第六“?水”注:“上徒赌反,广雅云?,瓶也。文字典说云:?,大瓶也,从瓦、土声也。”从无明罗刹集原文语义看,也与“瓷”无关,而当是“瓶”义,慧琳音义“珁?”之“珁”当为“?”字之讹。又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四:“共相问讯言:我闻檀越请僧与药,审尔不?答言:尔!尊者欲须药耶?答言:须尔许?苏,尔许?油,尔许?蜜,尔许石蜜,尔许根药、叶药、华药、菓药。”校勘记作:“?”,宋、元、明、宫本作“瓶”。可见“?”不仅可释义为“瓶”,在藏经中亦是“瓶”之异文。疑名义抄“珁,俗瓶字”之由来,当为误认“珁”为“?”字,而根据其在佛经中的异文用例,将“珁”与“瓶”字总结为正俗关系。()名义抄土部:“?,俗幄字,乌角反,。”()按:天文本字镜钞土部:“?,幄同。乌角反。”盖本自名义抄,两书均以“?”为“幄”俗字。“乌角反”确为“幄”字之音,如可洪音义卷三贤圣集第一九卷音义:“帷幄,下乌角反。”然而和训却非“幄”字之义,而应以浒、边、垂、畔、湄等字当之,表示边界、畔际。名义抄“?”的形音义不相匹配。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认为:“?”为“埿”俗字,根据佛说如来兴显经卷一:“又复有风,名曰长立,而吹成就七大宝山王,一曰阴涂利,二曰懿此山其利,三曰除害?。”可洪音义卷四如来兴显经第一卷音义:“害?:奴兮反,山名也,郭氏音,非。”郭迻“?”字音“幄”者,盖是望形生音。而名义抄以为“?,俗幄字”,恐是将郭氏俗音当成俗字处理,又为其增添“乌角反”音注。应是误“?”为“涯”字,而增加的“涯”字和训,玉篇水部:“涯,水际也。”正为之意。“?”“涯”两字形近,比如万象名义:“滨,补民反,涯也屋也。”“滨”无“屋”训,“屋也”其实即“厓也”之误。()名义抄豆部:“?,或?字,土豆反。”()按:说文殳部:“?,繇击也。从殳、豆声。古文投如此。”段玉裁注:“投,各本讹作祋,今正。”玉篇殳部:“?,徒透切。遥击也,古为投。”一切经音义第三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四六卷“投趣”音义:“上徒侯反说文作?,古投字也。”“?”自说文始,各书均以为“投”古字,古字为形声,今字改为会意。名义抄却以“?”为“?”或体字。“?”的异体字一般是“?”,集韵候韵他候切:“?、?,自投也。或从足。”名义抄足部:“?,俗;?、透,二正,他豆反。”而“?”与“?”字并无关系,名义抄所谓“?,或?字”,误。盖因混淆了“?”“?”两字,而将本应归于“?”字的释语“或?字”抄在了“?”字下。()名义抄石部:“砶,或柏字,普百反。”()按:“砶”字,改并四声篇海石部引奚韵:“砶,音珀。”字汇补石部:“砶,与珀音义同。”以为“珀”之异体。“珀”,宋本玉篇玉部普百切,广韵陌韵普伯切,名义抄之“普百反”亦与上音同。从“石”、从“玉”义类相通,由其形成的一组形声字互为异体是合理的,如“碝”或为“瑌”字,“玛瑙”或作“码?”。是以“砶”应是“珀”的异体字。而“石”与“木”的义类并不相通,名义抄“砶,或柏字”应误。考一切经音义卷三一大灌顶经第三卷“拍长者”音义:“上烹百反,博雅云:拍,击也。说文云:拍,拊也,从手,白声。拊音孚甫反,经别本作砶,非也。”可知在古写卷经文中,有以“砶”为“拍”之异文者。名义抄的“砶,或柏字”应本是“或拍字”,源于玄应音义,传抄讹作“柏”字。马小川: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湖北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四正俗关系揭示有限而混误观智院本名义抄的释义部分并不重视汉文注,而以“和训”即日语训读为主。因此相比其他纯汉文字书,其注文所能提供的信息相当有限。有时汉文音注和义注都比较随意且简略,没有做到全面而精当地解释一个汉字。比如名义抄肉部:“?,舒灼反。力酌反,略治也,强取也。”“?”字在广韵、宋本玉篇中同释为“北角切,?荦,乱杂”,是其本来音义,名义抄未予采用。其“力酌反。略治也,强取也”亦见于一切经音义 新撰字镜,此时“?”为“擽”字异体。“舒灼反”则为“?”字音,此时“?”为“?”俗讹字。名义抄两音,实际记录的是两个俗字,却并未清楚揭示。下面再举几例以作说明:()名义抄目部:“?,俗肚字,音杜,目塞。”()按:“?”字在传统字书中难考,仅可见于四声篇海目部引川篇:“?,音杜。”但有音无义,名义抄与之音同,且点明为“肚”俗字。字典考正考“?”为“肚”异写字,因构件“目”“月”形近混同。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二:“六法当得熟眼,六法当得白羊眼,六法?当有毛,六法当早老。”“?”,宋、元、明本作“肚”,为其切证。但名义抄又同时记录“目塞”之义,“肚”为人之胃腹,显然不可能有“目塞”之义,此与名义抄所谓“俗肚字”并不对应。但如“?”“?”“杜”“堵”等定母姥声之字,均含有堵塞、闭塞之意,且名义抄将“?”归在了目部,“?,目塞”似可成说。但检之数据库,传统字韵书中不收“?”字,亦无训“目塞”义的其他字词。名义抄中“目塞”义的“?”应是相当晚起的一个俗字。由此可见,名义抄的“?”字虽形、音、义解说俱备,实际却杂糅记录了两个同形字,形与义并不对应。()名义抄糸部:“?,俗擁字。”()按:名义抄革部:“?,俗擁字,音邕。又俗靿字欤。”集韵鍾韵於容切:“?,鞾靿。”一切经音义卷五八五分律第二一卷“作靿”注:“一豹反,靴靿也。律文作?,俗语也。书无此字。”所释经原文作:“时毕陵伽婆蹉常一心行不觉蹴脚指破,佛见之告诸比丘:从今听诸比丘着富罗。诸比丘作?大深,诸居士讥呵言:此比丘所著富罗如我等鞾。以是白佛,佛言不应深作?,听至踝上。有诸比丘作?如鞾。诸居士呵如上,以是白佛。佛言应开前。”“?”,圣本作“?”;“?”,宫本作“靴”,圣本作“?”。根据一切经音义之注及经原文之意,“深作?”指加深靴子的筒,“?”当为“靿”俗讹字,其正字均当是“靿”。另有别本的“?”异文作“?”,而与“擁”字形近。一切经音义卷六三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八卷“不?前”注:“邕拱反,遮擁也。”其经文原作:“凡为皮履,不?前?后,不作长靴短靴。著者,得越法罪。”根据经意,“不?”即不遮掩、覆蔽,则此处“?”之本字当作“擁”。盖此处讨论的是皮履,“?前?后”结构与“长靴短靴”相类,因而改原本之“擁”,从“革”作“?”。以上,可能是名义抄革部记“?,俗擁字,又俗靿字欤”所据。名义抄“?,俗擁字”的正俗关系则未见于其他字韵书。参考字典考正,“?”亦“?(?)”字,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卷二:“时婆罗门居士等皆问:圣者,何故脚上如是疮耶?答曰:由其草鞋,遂令如此。时婆罗门等白言:圣者,何为不着?头鞋耶?答曰:佛未许着。世尊集芘刍,告言:从今已后,听诸芘刍着?头鞋。”希麟续一切经音义第九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下卷音义:“?头,上乌红反,广韵云:吴人谓鞾靿曰?。案,即鞾靺等?也。律文作?,非。”集韵东韵:“?,吴人谓鞾靿曰?。”又鍾韵於容切(与“邕”同一小韵):“?、?:鞾靿,或从邕。”则“?”是“?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七辑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第 页。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第 页。(?)”的吴方言俗字,而“?”又是“?”的更换形旁俗字。“?”与“?(?、?)”为异构字;而“?(?)”与“擁”只在特定的佛经语境中存在异文关系,名义抄“?,俗擁字”应是同理。只有在理解“?”与“擁”存在异文关系,“?”与“?”为异体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清楚解释名义抄所记录的“?,俗擁字”。而无论糸部“?,俗擁字”,还是革部“?,俗擁字”的正俗关系揭示,都是无法离开语境而单独成立的。()名义抄糸部:“?,俗那字。”()按:陀罗尼杂集第十卷日藏经中除罪见佛陀罗尼:“多掷他毘时临婆毘时临婆尉波陀脾也毘时临婆?婆颇罗阿?那多咃多阿?那多咃多复多拘致毘时临婆莎呵”。“?”字出现于佛经咒语中,不表实义。佛经中常见作“那婆”或“娜婆”者,可洪音义第三卷大方等大集经第二二卷音义:“?,上奴何反,正作挪、?二形也。或作娜,奴何反,宝星作娜婆。”此处大正藏本对应大方等大集经即作“那?”。龙龛手镜糸部:“?,音那。”盖因“?”为咒语译音字,无实义,所以只注音便可。而名义抄“?,俗那字”则是更为宽泛地使用俗字概念,将文献中出现的异文,也作为“俗字”理解。而此处“?”字之后名义抄糸部又重出:“?,女 反,单绳未合。又俗那字。又平,?,针也。”“俗那字”的情况同上段所论;“单绳未合”“针也”则与“纫”字义合,说文糸部:“纫,繟绳也。从糸,刃声。”广韵真韵女邻切:“纫,单绳也。”方言卷六:“擘,楚谓之纫。”郭璞注:“今亦以线贯针为纫。”“?”“纫”形近,恐是抄写者误认“纫”同“?”字,而将“纫”字的注文归在了“?”字中。因此,糸部重出的“?”字项,实际杂糅记录了两个同形字:作为“那”俗字的“?”,及作为“纫”讹字的“?”。结语本文通过具体字例的考辨分析,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特征。名义抄对文字正俗关系的揭示,既有正确见解,也有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信息。由此可见,我们在利用这些俗字信息进行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应充分了解内容所存在的局限性。而与类聚名义抄类似的一系列日本古辞书,对于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更深入的挖掘,但因其为域外学者所编纂,内容、体例有自身的特殊性,编撰、传抄的内容未必完全正确。我们在参阅这类书时,需要广泛联系其他相关字典辞书、经典传注等,一起参互对校,认清其性质,才能做到准确把握,有效利用,从而为文字学和辞书学的发展提供新成果。【参考文献】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顾野王玉篇续修四库全书(第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玄应一切经音义中华大藏经(第 册)影印明永乐南藏本北京:中华书局,陈彭年等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丁度等集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释行均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北京:中华书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释昌住新撰字镜影印抄本京都:临川书店,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影印抄本东京:东京大学学会出版社,正宗敦夫编纂校订类聚名义抄影印抄本东京:风间书房,马小川: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吕浩篆隶万象名义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郑贤章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成都:巴蜀书社,方国平类聚名义抄俗字研究杭州:浙江财经学院,犜 狔 狆 犲犐 狀 狋 犲 狉 狆 狉 犲 狋 犪 狋 犻 狅 狀 狊狅 犳犉 狅 犾 犽犆犺 犪 狉 犪 犮 狋 犲 狉 狊犻 狀犓犪 狀 犮 犺 犻 犻 狀 犫 狅 狀犚狌 犻 犼 狌犕狔 狅 犵 犻 狊 犺 狅犕犪犡 犻 犪 狅 犮 犺 狌 犪 狀(,)犃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犓犪 狀 犮 犺 犻 犻 狀 犫 狅 狀犚狌 犻 犼 狌犕狔 狅 犵 犻 狊 犺 狅(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犕狔 狅 犵 犻 狊 犺 狅 :,;犓犲 狔狑 狅 狉 犱 狊:;犚狌 犻 犼 狌犕狔 狅 犵 犻 狊 犺 狅;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七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