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读后感什么是读后感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写读后感的困惑:·什么是感点,怎样抓感点;·结合生活实际怎样与感点联系;·读后感包括哪些内容;·读后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要内容与梗概不同;·读后感中内容写多少,写什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首先是读“好”,然后才能有“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所读的书或文章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比如: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二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或书的内容、结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掌握。如果读“好”了,又应怎样写好“感”呢?写读后感主要步骤1.通全文2.捉感点3.选择感点4.写读后感5.记下感受※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先把感点排列出来。※同一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产生感想的“点”。感感点点感点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文章的题目读后感的拟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读后感》或《读〈×××〉有感》;一种是有正、副标题,如正标题是《爱之歌》,副标题是《——读〈平分生命〉有感》。正标题往往简洁而凝练,副标题来点明所读之书或文章的名称。2这两种拟题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种简洁明了,第二种则显文学韵味。使用时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可强求。常见错误:1.读后抄——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2.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3.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文章过于肤浅,感不能深入。4.不能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读后感的写作方法作文的结构模式——“引——议——联——结”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部分:1.述读——引2.感点——议3.发感——联4.结感——结第一步:述读——引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