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作信息2023(10)总第1491期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企业在积极采用和引进现代化信息资源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相关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主要将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相关财务人员为传统操作中心转变成以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核心,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1]。简而言之,就是将传统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审核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系统平台上进行处理与整合,实现对各项财务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与监督,保证企业内部管控水平得到提升。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提高内部财务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审批以及控制流程进行严格规划,有利于协助财务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资金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保证领导者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业务活动资金流动情况,有助于为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加强企业内部各项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财务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支出,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二)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准,进而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体系得到优化升级,为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2]。同时,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摆脱传统财务思维模式的束缚,构建适合现代化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而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效率提升,使得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相关部门的系统化管理,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长治久安。(三)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发展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财务工作进行核算监督以及财务决策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财务管理的控制范围,拓宽了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更好地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能,让国有企业的内部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都能实现同步系统化管理,进而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同时,有利于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也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能够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效能,进一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