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美眉2023.08下教研与美育德育建设构建深度教学架构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李金娣(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义务教育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课标》),其最大的变化是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深度教学”落到实处。关键词:深度教学;任务驱动;体验教学;情景教学;评价“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以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克服课堂教学改革过于注重教学程序、教学技术、教学时间的浅层次改革和表层学习的局限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意义感、自我感和获得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整体提升。在“双减”背景下,要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让课堂既有效率又有质量,“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路径,更是一项推进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新生态构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听课的收获和实践,谈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一、有效任务驱动,把握深度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落实教学目的的建构式教学法,这样能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时地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核心任务、子任务等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际落实,以此不断激发学生自主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如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和工作的辛苦,并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通过管好自己,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懂得感恩,通过管好自己,对父母尽到孝心,能主动为父母分忧,学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为了切实帮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和工作的艰辛,老师可以在课前先设计好前置性任务:“观察并记录父母一天都在做些什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查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或跟着父母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课中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调查或体验情况,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课后任务:想想如何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并实际行动起来。本课重在体谅父母生活、工作的辛劳,学会主动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在这一课中,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特点,老师通过前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