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要点1: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1)原理:测定在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BT反映了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包括内皮下组织与血小板黏附(通过vWF的作用)、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等反应,以及PGI2与TXA2的动态平衡。(2)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贮存池病;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尿毒症、药物影响、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病如艾-唐综合征。一般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时间不延长,但某些严重的因子缺乏(如因子Ⅹ和Ⅺ)及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可以延长。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此外,出血时间还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前的出血筛选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控,以免发生出血。(3)注意事项试验前一周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的药物。要点2:束臂试验(tourniquettest或capillaryfragilitytest,CFT)(1)原理通过前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以负荷,观察前臂皮肤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2)参考值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3)临床意义新出血点的数目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①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及其他血管性紫癜。②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③血管性血友病(vWD)。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要点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time,PT)(1)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2)参考值及报告方式①直接报告患者及正常对照的PT秒数。参考值为11~14s,超过正常3s为异常。②报告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othrombintimeratio,PTR):PTR=受检者PT(s)/正常对照PT(s),宜用多份正常人血浆PT的几何均数,或其混合血浆的PT,参考值为1±0.15。第1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