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慢性白血病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要点1:血象(1)红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少数甚至稍增高,随病情发展渐呈轻、中度降低,急变期呈重度降低。(2)白细胞:白细胞数显著升高,初期一般为50×109/L,多数在(100~300)×109/L,最高可达1000×109/L。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以中性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增多尤为突出,杆状粒和分叶核也增多,原始粒细胞(Ⅰ+Ⅱ)低于10%,嗜碱性粒细胞可高达10%~20%,是慢粒特征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增多。随病情进展,原始粒细胞可增多,加速期可大于10%,急变期可大中20%。(3)血小板:血小板增多见于1/3~1/2的初诊病例,有时可高达1000×109/L,加速期及急变期,血小板可进行性减少。要点2:骨髄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可达10~50:1;显著增生的粒细胞中,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杯状核粒细胞居多。原粒细胞小于10%。嗜碱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幼红细胞早期增生、晚期受抑制,巨核细胞增多,骨髄可发生轻度纤维化。加速期及急变期时,原始细胞逐渐增多。慢粒是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突变的克隆性疾病,故可向多方面急性变:急粒变,急淋变,此外还可有慢粒急变为原始单核、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嗜酸或嗜碱性粒细胞等急性白血病。急变期红系、巨核系均受抑制。要点3:慢粒不同阶段诊断标准分期诊断标准慢性期具下列四项者诊断成立:(1)贫血或脾大(2)外周血白细胞≥30×109/L,粒系核左移,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极度降低或消失(5)Ph染色体阳性及分子标志BCR/ABL融合基因(6)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加速期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2)脾脏进行性肿大(3)不是因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4)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5)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第1页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8)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急变期具下列之一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