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加快简政放权“加快简政放权'政策背景: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的先手棋'、“当头炮'',转变政府职能也已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简政放权改革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力求建立健全全国统—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实行综合监管,探索智能监管.当审批长跑”成了短途接力”,当'办证多办证难有效改善,这场”改革赶考'给公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秩序感。通过管”“放叩服'改革,政府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20000多亿元,新兴产业持续保待10%的快速增长。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指出,在已取消230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再取消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核准棉花加工资质认定等53项许可,取消与法律资格认定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等有关的20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其中,投资核准事项中央层面减少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取消。资质资格许可认定和评比达标表彰事项大幅减少。特别是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重新修订的《中央定价目录》正式实施,其最大变化是政府定价项目砍掉丿戏戈左右。“加快简政放权”重要意义:一、简政放权是适应全面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简政放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正是通过简政放权,我国的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自治组织效率得以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社会运行才充满了生机活力。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迫切要求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进一步向市场和企业放权,减少了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调动了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使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与法治环境。二、简政放权是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的必然选择。随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民收入水平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日益成为一种刚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扬社会民主与基层民主,更多地运用社会组织与社会力星参-守土会管理。三、简政放权是调动地方政府积衱性的必然赂径。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不明晰,各级政府职责同构、上下一般粗,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对称,—些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