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应掌握的内容•(1)什么是结晶过程?•(2)结晶操作的特点有哪些?•(3)凯尔文公式的内容?•(4)了解饱和温度曲线和过饱和温度曲线的内容?•(5)在何种条件下,溶液中才有晶体析出?•(6)影响晶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晶种的作用是什么?•(8)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有哪些?•(9)何为晶体生长的扩散学说?其具体意义何在?•(10)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有哪些?•(11)晶体纯度的计算方法?•(12)影响晶体质量的因素有哪些?•(13)何为重结晶?结晶与沉淀结晶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气或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沉淀固体物质以无定形状态从蒸气或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相同点都有新相析出两者不同点(1)结晶体有一定规则,沉淀物无规则,两者的区别是构成固体单位的排列方式不同.(2)结晶的析出速度慢,溶质分子有足够时间进行排列,粒子排列有规则,纯度高。无定形固体的析出速度快,粒子排列无规则结晶与沉淀结晶定义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晶体的化学成分均一,具有各种对称的晶体,其特征为离子和分子在空间晶格的结点上呈规则的排列。结晶过程分析•晶浆:在结晶器中由溶液结晶出来的晶体与余留下来的溶液构成的混合物。•通常需要用搅拌器或其它方法将晶浆中的晶体悬浮在晶浆中,以促进晶体的进行,因此晶浆也称为悬浮体。•母液:晶浆去除悬浮于其中的晶体后所余留的溶液。结晶过程分析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浓度等于该溶质在同等条件下的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之为过饱和溶液;••溶液的过饱和度•溶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推动力是一种浓度差。•注: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析出;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溶质分散度(晶体大小)有关。结晶过程与类型结晶过程的两个步骤:结晶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的多相、多组分的传热、传质过程。1从微观的晶粒作为结晶的核心,这些核心称为晶核,产生晶核的过程称为成核。2晶核长大、成为宏观的晶体,该过程称为晶体生长。类型: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和沉淀四大类。结晶的步骤步骤(1)过饱和溶液的形成•(2)晶核的形成(3)晶体生长••其中,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晶体的形成前提:形成新相(固体)需要一定的表面自由能。条件:溶液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晶体尚不能析出,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首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