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知识点一创新演练·大冲关设计1设计2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返回返回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返回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变化和周期等基本规律。2.理解黄赤交角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成因。3.根据有关材料会分析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返回返回返回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其路径叫。(2)轨道特点:是一个,太阳位于其中一个上。(3)方向:。(4)周期:为1年,约为。公转轨道椭圆焦点自西向东365日6时9分返回(5)速度:返回(6)黄赤交角:返回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概述返回2.五带的划分(1)依据南北回归线: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南北极圈: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限太阳光线直射点昼夜交替返回(2)具体划分:返回五带范围特征A之间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B与之间四季更替明显C之内地球上的区域热带温带寒带南北回归线回归线极圈南北极圈最多最寒冷返回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的高度角,最大值为。(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的太阳高度,在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降低。4.昼夜长短变化(1)表示方法:晨昏线把纬线圈分为和夜弧两部分,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就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和的比例关系。地平面90°12时太阳光直射昼弧昼弧夜弧返回返回(2)变化规律:①终年昼夜等长。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南半球则相反)。③春秋分:全球。赤道昼长夜短极昼昼夜等长返回5.四季更替(1)表现:一年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①夏季:一年中白昼、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②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③春秋两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典型地区:地球公转使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较长较小中纬度返回返回一、教材P21图1-14探究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夏至日到秋分日、秋分日到冬至日、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提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逐渐变慢;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先变慢后变快;从秋分日到冬至日,逐渐变快;从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先变快后变慢。返回二、教材P22图1-16~图1-18探究2.昼夜长短大小与直射点位置有何关系?提示: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3.昼夜长短大小与纬度有什么关系?提示:纬度越高,昼(夜)越长。返回4.我国南北纬度跨度较大,但在夏季时却南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