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网址http://jiaoxue5u.ys168.com/(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说课材料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一、设计特色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对教材进行处理。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已经初步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但在怎样情况下地球会出现昼?在怎样情况下地球会出现夜?怎样自转就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等具体问题,学生就不甚明白。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处理。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为此,我们把教学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第二部分让学生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三部分是总结拓展。在第一部分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学生能够模拟并认识到地球的自转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但在学生汇报中会出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教学,即地球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自转才是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安排了四个小环节:1)确定东、西方向。因为学生对地球仪上某一点的东、西方向的判断不清楚,但这是模拟实验的基础,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导致这一探究活动无法进行。2)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3)用现象再现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转方向。这一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运用亲身体验,借助太阳东升西落的事实来进一步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4)通过将探究的结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对自转方向的理解。最后通过总结拓展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感受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通过课后的进一步研究使课上学习的内容得以继续与延伸。这样的设计,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利于学生较全面的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2.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本课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与现象再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主要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的展开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在教学中,应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宏观的物象直观化,将不易观察的物体可视化,变难为易,变繁为简,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提升为较理性的认识---科学结论。这一课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极不易理解,所以必须采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现象再现来达到对所研究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确定东、西方向时,设计了用即时贴剪成大的圆点贴于地球仪自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