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小学科学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冷和热》单元4.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冷和热》课题4.水遇冷以后课时1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3~4年级⑧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科学思维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探究实践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态度责任安全使用冷冻装置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凝结和凝固的条件。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利用曲线图,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教师: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冰块、试管、试管夹、秒表公众号:小学科学网准备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究温度。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猜谜导入,初步了解露水的形成1.猜谜:小珍珠,真可爱,花儿草儿身上戴,太阳公公已一出来,急急忙忙都躲开。(露水)2.提问:你见过露水吗?什么时候见过?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3.小结:露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4.露水的形成:傍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滴,称为露水。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什么时候见过露水,初步了解露水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二、教学过程(一)探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1.设计实验(1)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纸上开一个小洞。(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3)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做水蒸气遇冷实验,观察并描述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通过讨论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公众号:小学科学网2.提问:玻璃棒上流下来的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3.小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三)探究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设计实验(1)在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