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生产原理教案氯气的生产原理(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的操作。3.了解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使学生从中不断获取新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2.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3.通过认识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及产品的利用,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4.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2.电解方程式书写三、课前准备:教师:①自制多媒体课件。②实验仪器:U形管、烧杯、试管、电源、酒精灯、导管等实验试剂: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酚酞、铁棒、石墨棒等学生:①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海水的主要成分、氯气生产原理的相关知识。②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四、教学过程: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导入】众所周知,海水带有咸味。但不知你是否想过,浩瀚的大海中究竟蕴藏着什么?学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教室。海水的主要成分【多媒体展示】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那么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和使用氯化钠的呢?【回答】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相当大,主要为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海水的认识。提出探究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参照教科书图示,指导学生组装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仪器,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在学生得到的各种结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思考。【分组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变化。(2)通电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套住a管,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m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