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飞飞》作者姓名:韩蕊工作单位:七十号小学课题:《蜻蜓飞飞》教材版本:人教版二年级第九课学生人数:40人教学时间:2008年10月20日学生分析:心理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老师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学生接受能力: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独生子女多信息途径很广,思维活跃,他们自我我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表现;好奇心重爱表现,但观察能力较差,只能画大体的外形。而《蜻蜓飞飞》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观察细节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教材分析:《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很模糊的,比较概念化,农村里的孩子虽然看到可是不是很仔细去观察。因此通过用播放图片,做游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尝试用彩色笔、彩泥、折纸、剪纸等多种创作方法表现蜻蜓的造型,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与一体的美术课,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在实践中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学会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美。3、情感目标: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教学重点: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教学难点: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教学方法:1、情境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通过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图片,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2、赏析法:欣赏分析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3、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培养他们自学能力。教具准备: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色笔、油画棒、剪子、彩纸。学具准备:彩色笔、油画棒、剪子、彩纸、双面胶、橡皮泥等。课堂实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欣赏《小蜻蜓》音乐,揭示课题:蜻蜓飞飞。欣赏《小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