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实验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河南省 郑州市 河南 实验 中学物理 第二 学期 期末 达标 检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束含两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后,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后,光线分为a、b两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光光子的频率大于a光光子的频率 B.在玻璃砖中b光的速度比a光的速度大 C.若a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均匀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由两段水银封闭了一段空气柱,稳定后,空气柱的长度L=12 cm,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h=19 cm.现从U型管左端再注入一段长为19 cm的水银柱,并保持空气柱温度不变,再次稳定后,空气柱的长度为(已知外界大气压相当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U型管内水银不会溢出) A.8 cm B.10 cm C.12 cm D.14.4 cm 3、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4、 “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极小,不带电,很难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存在的。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 A.母核的质量数大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5、下列关于原子或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会减小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不变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6、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比“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半径更大,如果把它们的运动都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则“神舟六号”飞船与“神舟五号”飞船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绕速度较小 B.环绕速度较大 C.运动周期较小 D.运动周期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图a是用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中两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一个自感系数足够大的自感线圈,其直流电阻值也为R。图b是某同学画出的在t0时刻开关S切换前后,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关于这些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乙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丙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丁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8、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匀强磁场中,金属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向右 B.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下 C.恒力F做的功等于金属棒机械能的增加量 D.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其数值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9、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的波形图,质点P在x=1m位置处的质点。图乙所示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通过图象分析可知(  ) A.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B.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m/s C.0到4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0cm D.0到4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m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B.天宫一号中的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引力和斥力均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甲所示.坐标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10-8 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2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下的操作: (1)先利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了小球的直径,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将该小球由光电门1的正上方无初速度释放,先后通过光电门1、2,通过电脑显示的时间分别为△t1=5×10-3s、△t2=4×10-3s,若小球通过两光电门1、2的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由以上数据可知v2=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的同学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I、II相切与P点,两圆圆心分别为,园内磁感应强度分别为,;在两圆切点P有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某时刻原子核发生β衰变成a、b两个粒子,衰变后进入II区的粒子b从M点沿方向以速度射出磁场,,如图所示;而进入I区的粒子a从N点(图中未画出)射出磁场,且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为同向, (1)求a和b两粒子电荷量之比; (2)若a、b两粒子中有一个质量数为14,写出衰变方程; (3)若a、b两粒子质量之比为k,求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 14.(16分)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导热直圆筒,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可不计,B的质量为M=4kg,并与一劲度系数k=500N/m的较长的轻质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活塞的横截面积S=1×10-3m1.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0=0.6m,现在活塞A上放置一质量为 m=5kg的铁块,使活塞A下移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试求活塞A最终向下移动的距离(外界环境温度保持不变,g=取10m/s1). 15.(12分)如图所示,将木板置于水平面上,在木板右端施加水平拉力,当木板速度达到2m/s时,将小铁块轻放在木板右端,已知小铁块质量m=2kg,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板质量M=3kg、长L=1.125m,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水平面光滑,放置铁块后木板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求拉力大小及铁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 (2)若水平面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6,水平拉力F′=9N,求铁块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答案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 a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a光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大,所以a光的光子能量大于b光的光子能量,故A错误.根据可知,在玻璃砖中b光的速度比a光的速度大,选项B正确;a光的频率大,用a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b光的折射率小,根据sinC=1/n知,b光的临界角较大,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出光的折射率大小,知道折射率、频率、波长、临界角以及在介质中的速度等大小关系. 2、C 【答案解析】 由于空气柱温度不变为等温变化,又由于玻璃管两端开口,可得气体压强不变,而由知,V不变化,故空气柱的长度仍为12cm,故选C. 【答案点睛】 对于封闭气体来讲,做等温变化,由于玻璃管两端开口,故无论注入多少水银,只要管子足够长,气体压强不变,故体积亦不变 3、C 【答案解析】 考点: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专题:实验题. 分析: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电子的双缝干涉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解答:解:电子的双缝干涉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因为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以及知道电子的双缝干涉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4、B 【答案解析】 AB.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电荷数少1,质量数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电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的总动量为0,则子核的动量和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子核的动量大小和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由于中微子的质量很小,根据 知,中微子的动能大于子核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5、D 【答案解析】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A错误;外界环境对半衰期无影响,选项B错误;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增加1,选项C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D正确;故选D. 6、A 【答案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式,结合轨道半径的大小比较线速度和周期的大小; 【题目详解】 根据得线速度为:,周期为:,“神舟六号”飞船与“神舟五号”飞船相比,轨道半径较大,则线速度较小,周期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