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放松训练科目心理健康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提供者曹欣课时一个课时所属学校西宁市第十三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介绍了放松训练的定义、作用、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次放松训练。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放松训练的定义和作用;(2)熟悉放松训练的做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3)掌握放松训练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放松身心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于放松训练的讲解,激发学生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内心感受的探究精神;(3)通过对于放松训练的学习,形成学生乐于了解内心感受的态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是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已逐步发展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应灵活,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学习者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心理健康概述”部分的相关知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内心世界各种组成部分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介绍与放松训练有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法,介绍并示范如何完成放松训练。2.教学手段:运用口头讲解和板书授课两种教学手段。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利用教室中现有的桌椅等设备,为讲解放松训练提供所需的环境。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提问: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容易让我们远离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找到一条通向内心的道路呢?思考2.提出本节课题今天的课上,我将为同学们介绍一个放松身心、同时能够通向内心世界的方法。听讲3.内容讲解一、什么是放松训练?1.定义2.作用二、如何做放松训练?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结束阶段1.听讲2.练习4.小结1.记录下放松训练过程中的感受2.回顾本节课的内容1.记录2.听讲七、教学评价1.先讲解理论知识后示范具体方法的授课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讲解内容时使用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维持课堂秩序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八、反思和总结1.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基本达到了教师对于该课程的预期;2.由于本节课讲述的内容较多,学生在听讲时容易感到疲劳,无法全程集中注意力,教师可考虑变换课堂讲述以及知识内容的呈现方法以及节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设计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