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将相和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将、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简介背景能帮生自由讨论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板书:将相和)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出示课件3)(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助学生理解课文。】【设计意图:把握题目,通过题目初步理解课文。把握整体,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新课教学()分钟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无价之宝失信抵御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5)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把这个作为教学重点,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