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使至塞上》课题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两课时《使至塞上》1、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3、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作一点评。(可用画面还原法评点批注。)4、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合作交流1、《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而不去为国效力,这是不是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提倡?2、《使至塞上》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寻找王维其他画面感很强的诗句,来进一步深入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六、达标测评根据课文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2.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4、《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是,。7、《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七、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通过多层次评点,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学习重点通过多层次评点,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评点批注,导入新课同学们,评点批注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法,正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那什么是评点批注呢?评点批注法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指的是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和评价。以往我们说,十分诗七分读,我们很强调诗歌的读,但今天我们想变“读”为“写”,这就是“诗歌评点赏析”。二、走进作者: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著名的诗人,诗歌多以为题材。《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陶渊明后的第二年。《使至塞上》作者,代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