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3、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预习导学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惚(hū)模糊(mú)肃穆(mù)纳粹(nà)B.蜿蜒(wǎn)残酷(ù)屠杀(tú)荒谬mlùc.屹(yì)立憧憬(jǐng)石雕(diāo)韵律(yùn)D.笼罩(1ǒng)融合(róng)云霄(xiāo)杀戮(lū)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3阅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引文正文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2)、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正文前面引用了一段萨特的话,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描写、议论句,并品味其中的含义。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5、“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作家们为什么和明赫白握手?那位日本作家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当堂检测1、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1)我们在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型石雕屹立在山坡上。(2)我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3)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4)回音在倾泻的雨中不绝。(备选词:缭绕、向往、恍惚、缠绕、憧憬、蜿蜒、曲折)2、语段点将。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